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误解、误评与误构——论现代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误读

发布时间:2018-03-24 15:04

  本文选题:误解 切入点:误评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摘要】:从布鲁姆"影响即误读"的观点来看,现代中国美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我国学界不断误读西方美学的历史。这种误读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误解、误评和误构。文章依次分析了这三种误读方式各自的特征、表现、原因及其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并且指出,在中国未来的美学研究和美学发展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克服对西方美学的误解,努力减少对西方美学的非学术性误评和惟我独尊式的学术性误评,并在认真研究和积极借鉴西方美学成果的基础上,自觉追求一种既具现代性又富本土化特色的理论误构。
[Abstract]:From Bloom's point of view of "influence is misreading",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is, in a sens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constantly misreading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performance, causes and influence on Chinese aesthetics of these three misreading methods in turn,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future aesthe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in China, We should overcome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aesthetic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ry our best to reduce the non-academic misevaluation of western aesthetics and self-exclusive academic misevalu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conscientiously studying and actively learning from the western aesthetic achievements, Consciously pursue a theoretical misconstruction with both modernity and localiz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子竞;;中德图书及图书馆交流[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2 李咏吟;审美道德论与自由秩序探索[J];东疆学刊;2005年03期

3 罗海鸥;;一流大学:一流理念与一流教师——从北大清华等早年办学经验谈起[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4 莫其逊;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徐永赞;潘立勇;;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J];河北学刊;2006年03期

6 冯宪光;;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7 田俊武,申美玲;目的论与非目的论——简论斯坦贝克的哲学观和创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玉能;实践的功能与审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汪义晓;;毛泽东音乐思想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潘新华;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学文;;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勇;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钱志富;诗心与现实的强力结合——七月诗派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6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7 郭文;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敏;“化大众”与“大众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邓云涛;国故与新知的不同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炜;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长健;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国春;论贵族化审美意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罗红;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冯建;北洋政府后期(1919-1927)由校内矛盾诱发的学生罢课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永奇;托尔斯泰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的性别文化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蓉;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祺;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一点说明[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陈忠诚;英译汉句法误解简析[J];现代外语;1980年02期

3 安慧君;谈谈西班牙语的dativo de interés[J];现代外语;1980年03期

4 杜汝楫;辩证矛盾不是“A并且非A”[J];哲学研究;1980年01期

5 梁异华;诺兹德烈夫式的人物[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3期

6 高更生;谈主语承前省略[J];东岳论丛;1980年03期

7 陶瑞芝;;关于“孤帆一片日边来”——与刘映华同志商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予今;;洪Dòng,还是洪Tóng[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刘金;;对于“回答”的回答[J];上海文学;1980年09期

10 郭在贻;;漫谈古书的注释[J];学术月刊;198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伟;出国留学的十大误区[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2 重庆市政协委员 周家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 在执行中易产生误解[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何干强;纠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误解[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冯俊;误解的智慧[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苗得雨;追“星”者的三个误解[N];文艺报;2000年

6 刘卫;被理解和误解的“人文精神”[N];北京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吴建群;“学平险”遭遇误解[N];市场报;2001年

8 记者 胡晓明;美白人对黑人存在严重误解[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黄楠森;怎样认识毛泽东关于“自由”的定义[N];北京日报;2002年

10 卫兴华;雇8个工人是划分剥削的界限吗[N];北京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光燕;意思表示错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申毅攀;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误解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程智勇;汉语言语交际中的误解类型及形成机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迟语;话语误解分析及其对交际机制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5 席娟;从语用学角度谈翻译中的语义转移[D];苏州大学;2006年

6 孙巍;论法律文件英汉翻译之误解[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邵然;蔡国强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8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58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