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自然至美论

发布时间:2018-03-31 16:28

  本文选题:自然美 切入点:生态主义 出处:《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摘要】:自有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经历过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两个阶段,现正进入生态主义阶段。在生态主义的视角下,自然美的性质与地位将被重新审视。自然关的审美潜能是自然创化与自然人化共同的产物,而自然创化是主要的;自然美的因子主要是自然性与文明性,而文明性消融在自然性之中,生态和谐是自然美的本质。自然不是全美,但自然是最高美。确定自然为最高美,必将带来美学观念的一系列新变化。在以生态主义为核心整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关学体系的时代已经到来。
[Abstract]:Since the human being,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beauty of the two phases of God humanism and humanism, has entered the stage. In the ecologic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natural beauty of the nature and status will be revisited. The natural aesthetic potential is a natural and humanized nature of common products but, natural creation is the main factor; the beauty of nature is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and civilization melt into naturalness, ecological harmony is the essence of natural beauty. Nature is not the United States, but is the highest natural beauty. The highest determination of natural beauty, a series of new changes will bring aesthetic ideas. 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doctrine is the core of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ism and scientism, crea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 of new aesthetic system of the era has arrive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景祥;;自然美是生活美的映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2 黄艺农;自然美:自然物的转化[J];湖湘论坛;2001年01期

3 朱振亚;审美对象的层次——兼谈自然美与艺术形式[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4 向翔;;论自然美的社会性质[J];学术研究;1986年02期

5 于培杰;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特征之比较[J];齐鲁学刊;1995年02期

6 赵红梅;袁汇林;;西方自然审美史一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吴承笃;路琳;;实践美学视域下的自然美问题反思[J];天府新论;2006年02期

8 张静静;岳介先;;阿多诺的自然美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李海燕;;“自然人化”探微——评李泽厚的“自然人化”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王见楠;;美,无处不在——自然美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肖建华;;新疆自然风光的现代美学价值[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书城;;《美学大纲·序》[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赵连元;;审美与生活[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8 徐书城;;美学方法论改革刍议——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对美的本质、中国美学史等问题进行座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来先;什么是自然美的深层基础[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潘杰;以水为美——人类独有的审美情怀[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4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黄国范;科学理论的审美启示[N];浙江日报;2009年

6 徐碧辉;自然美的发现与审美化的生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师雅惠;继承发展前辈学者的美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周来祥;和谐美学与和谐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7年

9 师雅惠;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10 师雅惠;用唯物辩证法阐明美与认识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聂春华;董仲舒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2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阳;自然美:从本质论走向生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铧;自然美:从康德、黑格尔到阿多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许晓华;论庄子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D];苏州大学;2007年

4 董滨宇;天才观:康德、席勒与德国浪漫派[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韩素梅;中国士人园林的审美解读[D];山东大学;2007年

6 许婷婷;康德论“自然美”[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广州;生活世界的审美恢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玲;从日本人的自然观来考察日本人的美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罗富明;异在与共生[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周妍;身体,审美的存在——梅洛—庞蒂身体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91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91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