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审美文化 切入点:中国美学思想 出处:《南方文坛》2008年03期
【摘要】:正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在中国美学之外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美学自清末民初从西方引进移植以来,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这百年美学史,既是中国美学思想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中国美学学科不断成熟的历史。检视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百年中国美学的建构中,主要吸收了四个方
[Abstract]:The aesthetic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Chinese aesthetics, which has modern disciplinary significance outside Chinese aesthetics, has gone through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and transplanted from the Wes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This hundred-year history of aesthetics is not only the rich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 thought, but also the matur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 discipline.By examining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we can find tha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for a hundred years, it has mainly absorbed four aspect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春燕;;回归历史本位,重审文学危机[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2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郑元者;美学实验性写作的人类学依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郑元者;中国问题、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陈龙海;“线的艺术”的文化寻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徐放鸣;孙茹茹;;“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与辨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向丽;;走向跨学科的美学研究——近年来审美人类学研究综述[J];民族艺术;2006年03期
8 陆斐,尹建成;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化模式与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范秀娟;从审美人类学看南宁民歌节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04年04期
10 洪颖;;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3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4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禅中;中医医院品牌文化构建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于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丙元;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旋;论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D];苏州大学;2005年
2 黄继谦;对本雅明视觉文化理论中技术与艺术关系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3 刘金燕;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汪维维;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D];安徽大学;2006年
5 杨荔斌;现代视野中黑衣壮文化的审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尚建科;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雅琴;论我国新时期民歌的审美特征[D];扬州大学;2007年
8 雷文彪;论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陆颖;论民歌艺术的当代发展及其文化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彭邦松;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渔文博;试论“人世”美学思想观[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23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2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