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美学与乌托邦式身体
本文选题:乌托邦 切入点:身体 出处:《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摘要】:本文从"乌托邦"一词的双关含义入手,结合东西方哲学文本,阐述了乌托邦的历史传统、身体的哲学概念、身体和方位的关系等,说明身体构成我们主观体验的中心,并确立我们在世界中的空间坐标。同时,作者结合自己在日本研习禅宗的经历,描述了成功的坐禅体验,此时的身体在最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并把自身隐没到更广泛的行动中去。总之,乌托邦式身体(the utopian body)是一个不存在的美好之地,这也是作者身体美学的研究重点。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pun meaning of the term "Utopia" and combining the philosophical text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Utopia,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the bo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and its orientation, and explains that the body constitutes the center of our subjective experience.And establish our spatial coordinates in the world.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successful meditation experience with his experience of studying Zen in Japan, where the body works in the best condition and conceals itself in the broader action.In a word, the Utopian body and the utopian body is a beautiful place that does not exist, which is also the focus of the author's body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陈进;;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杨彦;;论身体在当代语境下的显性表达[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苏君;;论审美体验的个体心理发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5 杨致远;;《金山》的身体叙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梁国伟;薛永增;;数字家庭影院: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重构的观众身体空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聂欣如;;电影之海钓鱼人——德勒兹影像理论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陈也奔;李占刚;;后现代环境伦理学对哲学主体关系的偏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5期
9 吴晓云;;试论历史意义[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10 吴林博;;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3 杨沐;;时空的新内涵界定[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张再林;燕连福;;从经验到体验:现代西方哲学的彻底经验主义转向[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夏婉云;;鸾生与变身——论唐捐诗生发的时空[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孟伟;;生成知觉:知觉二元论的新破解[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正华;手·火·语言—元工具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云云;宇宙·晶体·诗意[D];江南大学;2010年
5 黄安增;“元”参构的学术话语的语义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顺超;建筑设计中材料的知觉表现及运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罗瑞娟;人文与功能的结合[D];东华大学;2010年
8 张雯燕;现象学视角下,,当代建筑设计策略的再思考[D];深圳大学;2011年
9 郭龙;以现象学为导向的过渡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刘华;中西传统绘画透视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潇璇;论平面广告中情爱图形的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2 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J];哲学研究;2004年04期
3 张再林;;身体美学 返本开新中华文明的美育文化[J];文明;2010年12期
4 文洁华,胡笳;身体的回归:弗朗西斯·培根隐晦的身体与儒家身体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5 刘文良;焦剑梅;;视听时代背景下身体美学的误区[J];美与时代(上);2011年07期
6 王佳;;从裸体艺术到身体写作——试论身体美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7期
7 程相占;;身体美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从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谈起[J];文艺争鸣;2010年09期
8 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倪宇仪;;自我作对的身体美学[J];魅力中国;2009年04期
10 李雷;;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身体美学[J];文艺争鸣;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欣敏;;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刘谦“魔术热”现象思考[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翟林;;身体美学视野下的身体艺术[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黄耀X;;禅宗与对句[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宋红岭;;“身体”何谓——身体美学理论探讨之一[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蕻;;慧海大珠性圆明[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7 赵靖;;汉传佛教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试论禅宗的农禅思想[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8 尚杰;;禅宗与后现代宗教[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戴俭;;“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4:科技创新——科学优先还是技术优先[C];2007年
10 聂士全;;禅宗超教直指法门实践中的寒山与拾得[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张再林 李军学;身体美学:西方与中国[N];光明日报;2010年
2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邋刘连杰;建立健全的身体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3 中天;历代帝王尊崇少林禅宗[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陈中浙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道艺本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实习生 郝萌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中国文化的朝圣之旅[N];郑州日报;2009年
6 邢贲思;禅宗和佛教的改革[N];学习时报;2000年
7 何启发 龙西泉 朱永生;宜春禅宗产业界面上的文化之舞(下)[N];宜春日报;2005年
8 经济视点报记者 徐以衡;新华保险联手禅宗少林为百万客户祈福[N];经济视点报;2009年
9 赵忱;《禅宗少林》“登封”造极[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萍;易中天嵩山论禅[N];河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林;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韦拴喜;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张完硕;宋代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丁文慧;佛教性空思想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海燕;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杨芬霞;中唐诗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郑永旺;空灵的世界 恍惚的真实[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雯;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世巍;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评析与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王学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5 肖娜;反思的身体与审美的生活[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涛贤;禅宗俗谚初探[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李永虎;禅宗“不立文字”说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尚丹露;身体·审美·意识形态[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孔令梅;论王阳明心性论对禅宗思想的融摄[D];安徽大学;2007年
10 尚林;禅宗与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23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2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