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话语的双重变革
本文选题:生命美学 切入点:中国美学 出处:《学术月刊》2000年11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副教授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艳艳;张二艳;;论爱与美的相通性[J];考试周刊;2011年43期
2 叶通贤;;封孝伦美学思想探幽[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蕴艳;;“乡村与城市”的中英美学与文化差异:中英审美现代性的一种比较——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4 王蓓;;也谈美、审美与艺术——兼与王祖哲先生商榷[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白洪菊;;浅谈当代丑学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6 张法;;休闲与美学三题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阎国忠;;美·爱·自由·信仰[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8 郑惠生;;生态时代的城市交通美学问题[J];鄱阳湖学刊;2011年04期
9 陈博;;美学生活论转向的社会利弊[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10 罗绂文;;西方“游戏”审美理论模式的类型研究[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江苏省美学学会历年主要活动情况[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6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肖世敏;;一个违反科学的美感界定——与刘骁纯同志商榷[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毛萍;;论美学的知识论框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2 张玉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考察[N];文艺报;2009年
3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德胜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 彭锋;“美学与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09年
5 高山杉;从艺文美学到梵藏玄言[N];东方早报;2010年
6 周宪;美学何处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刘成纪;美学:要思想还是要知识[N];文艺报;2004年
8 丁来先;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10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4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9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2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5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6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胡宁非;普罗提诺美学思想中的神圣与世俗[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10 杨增菊;康德先验美学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25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2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