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09 10:27

  本文选题:审美现代性 切入点:时间意识 出处:《思想战线》2008年05期


【摘要】: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理论中蕴涵着一种新型的时间意识。该时间意识以"现在—当下"为关注的基本点,以"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架构起了某种对待"过去—传统"和"未来"的审美式现代时间观念。在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中的当代意识问题方面,学界对于"当代"这个时间纬度尚缺乏明确的理论思考,美学研究当代意识的建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该时间观念对于我们在理论上明确"当代"这一时间的独立价值之含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theory of western aesthetic modernity contains a new sense of time.The time consciousness takes "present and present" as the basic point of attention, and constructs a kind of aesthetic modern time concept of "past-tradition" and "future" with "brief and eternal dialectics".In the aspect of contemporary consciousnes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clear theoretical thinking about the time latitude of "contemporary"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temporary consciousness in aesthetic research.The concept of time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us to define the independent value of "contemporary" time in theory.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06JJD75011-44008)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权利的伦理解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张玉堂;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安乐死争论的法理学思考[J];法学;2001年10期

3 陈蕊娜;汉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杨向荣,曾莹;西美尔“距离”的现代性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颜烨;安全社会学:社会学中层理论的一种探索[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蔡虹;英语学生写作中的词类混用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张盾;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效应——以西美尔《货币哲学》为案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应星;;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王艳珍;关于安乐死立法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黎祖交;建议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替代“生态环境建设”[J];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李红梅;;《最新高级英汉词典》谈略[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冯奇;殷琦乐;;浅谈积极型双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翔;;约翰生《英语词典》词目问题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清华;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唐忠毛;现代性视阈中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4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洪琛;荒诞的人——加缪文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金立群;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庆丰;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妍妍;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10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颖;《论语》两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2 王琳;教师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3 钟琴;真实的虚构:新时期元小说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味[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媛琳;日本留学生汉语双字复合词构词法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万岩竹;一个不安的精神世界[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6 翁再红;本雅明审美救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7 王冠伟;大众文化到消费文化:“神话”向世俗化的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莫国芳;对消费时尚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尚金鹏;校本教学研究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玉娜;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认证与危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建华;“民族一国家”的认同与传统文化的再现——唐浩明历史小说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欧阳友权;全球化图式中的文学焦虑[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昌树;;论哈贝马斯的审美现代性思想[J];社会科学家;2011年07期

2 施立峻;;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4期

3 杨建国;;雅各布森的二项对立思想与审美现代性话语[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约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5 宋伟;;现代性历史境况中的中西方美学问题[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6 李启军;胡牧;;生态美学视阈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章辉;;话语实践论和起源本质论批判[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刘毅青;;思想史的意义与经验感受的张力——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两维拓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王妍;;传统美学与消费时代的疏离及转型[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10 白洪菊;;浅谈当代丑学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光;;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泰然;陈雪;;图像意志与时间意识:对一种“看的方式”的梳理与分析[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4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桂荣;;回顾与反思——中国古典美学现代性建设十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金惠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审美现代性的三个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3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杜安;王国维形式美学观念的现代性追求[N];贵州日报;2008年

4 胡友峰;如何研究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范昀;审美与正义[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霍炬;反审美的意识形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张中;直觉与审美自由[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玲;《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谷鹏飞;艺术何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桃;尼采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瑶青;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当代视觉文化[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平华;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学[D];南昌大学;2005年

6 韩慧;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成因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谢许航;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晓男;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李文波;席勒“游戏冲动”的三种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6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26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9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