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领域的开拓与典型范畴的创立——蒋孔阳的美学思想
本文选题:蒋孔阳 + 美学 ; 参考:《社会科学家》1998年02期
【摘要】: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属于中国现代美学的认知再现论体系。对于有着抒情写意传统的中国美学来说,这个体系是它所陌生的,但是对于现代美学来说,这一体系的出现又是不可避免的。在古代美学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的矛盾交错中,中国现代美学认知再现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至今仍处在初始的阶段。蒋孔阳的美学思想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中国美学在现代条件下创立一个可以与意境对等的典型范畴,从而使社会生活真正进入审美的视野,,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他的美学思想,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显示出中国现代美学的运行轨迹,是应当珍惜和扩展的理论成果
[Abstract]:Jiang Kongyang's aesthetic thought belongs to the cognitive reappearance theory system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For Chinese aesthetics with lyrical tradition, this system is strange to it, but for modern aesthetics, the emergence of this system is inevitable.In the interlace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ncient aesthetic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 aesthetic dem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gnitive reappearance theory system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has experienced a difficult and tortuous path, and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Jiang Kongyang's aesthetic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system. He created a typical category for Chinese aesthetics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which can be equivalent to artistic conception, thus making hard efforts to make social life truly enter the aesthetic field of vision.His aesthetic thought, which shows the running track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from an important aspect, is a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that should be treasured and expanded.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德兴;无产阶级的企业家——谈乔光朴[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2 俞振飞;谈《墙头马上》裴少俊形象的塑造[J];中国戏剧;1980年10期
3 朱光潜;朱光潜教授给蒋孔阳副教授的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文立;;浅谈电影艺术中的“美”[J];电影评介;1980年04期
5 张林;;对唐成形象的思索——电影《七品芝麻官》观后[J];电影评介;1980年06期
6 许勇;;生活不负有心人——创作教学的几点体会[J];美苑;1980年02期
7 李泽浩;;情节 细节 钥匙[J];美苑;1980年02期
8 Jacob Bronowski;邵水浩;;想象的天地[J];世界科学;1980年04期
9 张明堂;;一个没出场的形象——谈《泪痕》中曹毅形象的刻划[J];电影艺术;1980年03期
10 祝希娟;;略谈李楠形象的塑造[J];电影艺术;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2 汪济生;;动物是否在自然面前永远被动和无能——评蒋孔阳及实践美学派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观[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汪济生;;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罗振娟;;电教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梦芙;;飞将词坛冠众英——吕碧城词综论[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陆扬;;关于后现代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传富;;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几点粗浅认识[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8 刘梦芙;;飞将词坛冠众英——吕碧城词综论[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卢斯飞;;闻一多诗文的幽默品格[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10 阎超;赵溪;;浅谈高校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丽萍;企业形象的误区[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岳有堂;坚持“三讲”精神 提高法官素质[N];兵团日报(汉);2000年
3 高卫东;直销仍是保险的最佳营销方式[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小笨鸟;关于双汇神童品牌的看法[N];中国包装报;2000年
5 洪日南 常文桂;创建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特约记者 郑世俊;自己的形象自己树[N];中国船舶报;2000年
7 李持中;展览拓宽了档案编研之路[N];中国档案报;2000年
8 李相君 吴广宁;济源市档案局实施“形象工程”[N];中国档案报;2000年
9 赵正;细分品牌 飞越无限[N];中国工商报;2000年
10 赵正;科技以人为本跨入个性时代[N];中国工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4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莉;论蒋孔阳的文学批评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霍九仓;蒋孔阳文艺美学思想评述及其当下之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戚玉华;论大学品牌的塑造[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瑜;想象父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振兴;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春霄;灰色人生[D];暨南大学;2005年
7 陈国华;文学西部:形象与视野[D];暨南大学;2005年
8 黄华丽;论歌剧《屈原》中的“山鬼”形象[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9 车佳桓;形象、技术与屏幕[D];四川大学;2005年
10 何凤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尔沁小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38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3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