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庄子和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
本文选题:本体论 + 存在论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摘要】:中国古代美学与当代西方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事实上,,在本体论与存在论的层次上,庄子和海德格尔在美和审美之间,就存在着相同之处,从而表明了人类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
[Abstract]: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aesthetics are not completely opposite. In fact, on the level of ontology and ontology, Zhuangzi and Heidegger have similarities between beauty and aesthetics, which shows that mankind has the same aesthetic pursuit.
【分类号】:B8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良;本体论:庄子和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2 王焱;;反其性情而复其初——论庄子审美体验的终极依据[J];东方论坛;2010年01期
3 史鸿文;论庄子的审美观照理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时晓丽;混沌之美——庄子生存美学思想探微[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戴岳,王莉娟;庄子“无言无意”说的美学意义[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汪振军;中西美学视野中的言意观——以庄子和符号学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申冰冰;;《庄子》中的“畸人”之美[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8 周波;论庄子的“大美”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王明强;庄子与柏拉图审美观之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10 郝明大;老庄美学的直觉主义倾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安;;庄子精神·道·道化人生——亲证“生态美”之中国古代案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钱雯;;道家美学思想探微[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泰然;陈雪;;图像意志与时间意识:对一种“看的方式”的梳理与分析[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毛萍;;论美学的知识论框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周怡;;复归意识·山水审美及其文化解释[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士林;;废画连篇的时代[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的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4年
2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N];光明日报;2001年
3 徐碧辉;自然美的发现与审美化的生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郑学诗;傅山的审美观[N];太原日报;2007年
5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凌继尧;解读“大审美经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邋刘连杰;建立健全的身体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7 张政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性美学对康德美学的三种典型回应[N];光明日报;2008年
8 ;什么是自我的困境?[N];文汇报;2002年
9 董刚;“隐秀”美学观的成熟与中古自然主义哲学的兴盛[N];贵州政协报;2006年
10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与中国美学的当代性[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昌树;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颖慧;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施锐;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9 傅松雪;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石了英;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要武;庄子与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比较[D];安徽大学;2002年
2 张文通;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D];厦门大学;2006年
3 王昭勇;论海德格尔思想中大地范畴的美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肖明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6 黄伟;返回意义之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冰;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潜性范畴“忘”[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娣子;阿多诺的否定美学思想[D];安徽大学;2005年
10 赖永兵;论庄子的生命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6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8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