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视觉性的与心灵性的

发布时间:2018-04-22 10:15

  本文选题:中国绘画 + 西方绘画 ; 参考:《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摘要】:正 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之间的差别,人们已经谈论了不少,但这至今仍是一个颇为诱人且大有用武之地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绘画是视觉性的,中国绘画则从心灵性的。当然,任何绘画都是视觉艺术,任何绘画都离不开心灵的渗透与参与。因而,是严格的美学意义上讲,应该说中西绘画既是视觉性又是心灵性的,都是视觉和心灵这两种主体力量互相沟通、共同合作的产物。即便如此,我们仍感到,若着眼于中西绘画的历史走向、整体风貌及审美趣尚、造型特征……这些宏观方面的差异,还是可以完全肯定地说:西方绘画突出发展了绘画艺术的视觉性素质,中国绘画则突出发展了绘画艺术的心灵性素质。
[Abstract]:There has been much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painting, but it is still a very attractive and promising subject. In a sense, Western painting is visual, while Chinese painting is spiritual. Of course, any painting is visual art, any paint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enet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 mind. Therefore, in a strict aesthetic sense, it should be said that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is both visual and spiritual, and both are the product of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main forces of vision and mind. Even so, we still feel that if we focus on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the overall style and aesthetic interest, styling characteristics. These macroscopic differences can still be said with complete certainty: Western painting has developed the visual quality of painting art, while Chinese painting has developed the spiritual quality of painting art.
【作者单位】: 宁夏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先让;谈几位木刻家的刀法造诣[J];美术研究;1980年01期

2 李化吉 ,刘忷元;谈G·克里木特画风的演化[J];世界美术;1980年04期

3 朱朴;林风眠和他的画[J];美术;1980年02期

4 伍霖生;傅抱石的中国画艺术[J];美术;1980年07期

5 肖建初 ,张心瑞;张大千先生的画业[J];美术;1980年10期

6 乌叔养;;中西绘画的造型规律及其表现效果[J];美苑;1980年01期

7 袁珑;;中国传统绘画的透视应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王邦雄;;风景如画,画呢……[J];戏剧艺术;1980年04期

9 鲍文清;;描绘冰雪世界的画家——于志学[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3期

10 朱金楼;;刘海粟油画的艺术风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韩鄂生;;水彩画的发展与多元性[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许海刚;;不应退化的功能[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胡睿;;书籍装帧与象征文化[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5 屈一锋;;论中西不同的民族心理对绘画风格的影响[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李波;;浅谈中国画的线[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王兴来;;如何比较东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8 吴小平;;论当代中国油画语言的民族化问题[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孟东平;;从装裱实践中鉴别书画真伪[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百战;;吾辈躬学愧望尘[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国新;新时代呼唤新艺术[N];安徽日报;2000年

2 一文;李广滨与留白霜雪山水画[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程大利;找回传统艺术的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吴丽萍;中西音乐审美差异的思考[N];福建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顾咪咪;中西艺术精彩“对话”[N];解放日报;2000年

6 董银堂;中国画与书法艺术[N];人民代表报;2000年

7 黄之豪;冯倩工笔花鸟画欣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黄丹麾;丹青写锦绣 妙彩绘河山[N];文艺报;2000年

9 藏汛;中国文物流失知多少[N];信息时报;2000年

10 袁运生;董希文的艺术精神及其素描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平;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3 樊波;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黄相喜;冲突与融合[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5 杨惠东;中国早期青绿山水形态与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6 谭述乐;传统绘画思想与艺术表现的再认识[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孔新苗;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D];山东大学;2005年

8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滕志朋;画者:原天地人生之道[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徐晓力;从山水观念到山水图式[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蕾;论直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美钦;写实油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3 林岚;石涛画论中的艺术主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继春;融合中西新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德义;复归与反叛[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6 邹依庆;新表现主义源流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金炯起;水墨山水画的临摹[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8 郑美京;探索“形”中的意蕴[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9 薛云祥;任伯年绘画艺术的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10 李幼峰;我从绘画看中国[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86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86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