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的中国性”艺术

发布时间:2018-04-28 06:36

  本文选题:生活美学 + 中国艺术 ; 参考:《艺术评论》2010年10期


【摘要】:正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美学热"还是与全球绝缘的内烧的话,那么,新世纪初叶的美学盛会(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则让世界见证了真正的"中国的"美学热。笔者参与了其中的两场专题会议的发言
[Abstract]:If the "aesthetic fever" in the early 1980s is still the internal heat of insulation from the whole world, then the aesthetic pagea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18th World Congress of Aesthetics) has made the world witness the true "Chinese" aesthetic fever. The author participated in two of the presenta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分类号】:B8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悦笛;;建构“新的中国性”的美术观[J];美术观察;2010年01期

2 刘悦笛;;“生活美学”:建树中国美术观的切近之途[J];美术观察;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悦笛;;近代中国艺术观源流考辨——兼论“日本桥”的历史中介功能[J];文艺研究;2011年11期

2 刘悦笛;;杜威的“哥白尼革命”与中国美学鼎新[J];文艺争鸣;2010年09期

3 陈思勤;;中国“生活美学”研究的新兴——2010年“生活论转向”研究综述[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4 刘悦笛;;从当代艺术、环境美学到生活美学——从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观东西方美学新主潮[J];艺术百家;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辉;;中国艺术中“中国性”的告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2 刘悦笛;;当代中国艺术思潮史:“生活美学”嬗变[J];艺术评论;2010年12期

3 刘悦笛;;“生活美学”:建树中国美术观的切近之途[J];美术观察;2010年04期

4 刘悦笛;;当代需要何种“中国性视觉理论” 以“意派论”的得失为例[J];美苑;2011年04期

5 郭羿承;;当代艺术·文化商品·生活型态——以齐白石其人其艺为例看“生活美学”[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6 ;卷首语[J];中国艺术;2010年02期

7 孙振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型[J];艺术·生活;2005年03期

8 吴虹飞;;曾梵志 金钱这一关,我过了一半了[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47期

9 ;卷首语[J];中国艺术;2009年02期

10 张皓;;中国当代艺术地理研究概论[J];前沿;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年;;中国性学会领导致词[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2 蓝庆伟;;批评的演进——中国早期当代艺术批评家的转向[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宋文翔;;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宜峨;;从美国《道教与中国艺术展》谈谈对道教研究的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张振华;;中国艺术与葫芦文化[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10 李润霞;;在诗性浪漫与革命浪漫之间——以北京、上海、贵州三地创作为例考察“文革”地下诗歌的艺术走向(摘要)[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邱家和;苏富比春拍第一槌立异标新[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云菲 张亚萌;在探索创新中写就当代艺术的新章节[N];中国艺术报;2009年

3 记者 曹俊杰;苏富比春拍多项价格回归理性[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屈菡 马子雷 实习记者 李百灵;传统多了,就不现代了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林木;别了,尤伦斯[N];美术报;2011年

6 高鸿;不能一棍子打死当代艺术[N];美术报;2009年

7 商报记者 原琳;我们始终把学术放在第一位[N];北京商报;2009年

8 李燕玲;先声画廊“当代艺术联展”:五味杂陈 各有意味[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张晴;“另一种历史”的周铁海[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余 宁;当代艺术与市场如何良性互动[N];中国艺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谢应光;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5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D];东南大学;2005年

8 颜琳;以阶级的名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向前;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与演绎[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梁练方;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行为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丰田;当代艺术表现虚构性中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莉萍;中国美学中“生活性”审美特征向当代“生活美学”的演绎[D];山东大学;2012年

5 李李;极简主义艺术道路之无止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军;论日本“物派”艺术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启示[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任建军;中国方式:从文化策略到文化自觉的当代艺术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琢;灵魂的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亓吉亮;革命语境下的“生活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卢晓;艺术的终结与转型[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4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14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