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现代联姻的形式、方法及价值、功用问题
本文选题:德彪西 + 现代音乐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摘要】:正 现代艺术是同现代科学并行又交叉地在世纪之交发展起来的。从交叉方面说,它又可称是艺术与科学联姻的产物。这种联姻在上世纪末塞尚、高更、梵·高与修拉等现代绘画艺术先驱人物的创作活动中就表现了出来,修拉自觉学习钻研光学与色彩理论,运用并接受科学家尤金·舍夫勒耳补色配置原理的指导作画是最突出的事例。现代音乐的先驱德彪西、拉威尔、萨蒂等人打破传统的和声与调性功能体系,采用无调性的自由音响系统方法作曲。也是在声学关于音值的分析与区划理论指导下取得突破的。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艺术与科学联姻产物的现代艺术,是个宽泛概念,它专指两者
[Abstract]:Modern art develops in parallel and intersecting with modern scienc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rom the cross point of view, it can also be said to be the marriage of art and science. This marriage was manifested in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of the pioneers of modern painting art, such as Cezanne, Gauguin, Van Gogh and Xiurah,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Selah consciously studied the theory of optics and color. The use and acceptance of the scientist Eugene Schaeffler's principle of coloring coloration is the most prominent example. The pioneers of modern music, Debussy, Ravel and Sadie, broke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harmony and tonality, and adopted the method of non-tonality free sound system to compose music. It is also a breakthrough under the guidance of acoustic sound value analysis and zoning theory.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modern art, as a marriage of art and science, is a broad concept that refers exclusively to both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鹤鸣;试论德彪西的和声手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沈旋;;德彪西的音乐语言[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3 沈旋;;德彪西的音乐语言(续完)[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4 道纳德·布鲁克;顾连理;;德彪西[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5 阿尔什万格;汪启璋;;德彪西—评论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6 孙幼兰;;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J];音乐爱好者;1980年01期
7 俞抒;;德彪西与印象派音乐[J];音乐世界;1980年10期
8 杨通八;德彪西的艺术思想[J];人民音乐;1981年07期
9 启迪;;一定要走自己的路——记美籍音乐家李帷宁的两次讲话[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10 泥泥;;“现代音乐”词介(一)[J];音乐爱好者;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敏;;谈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闫琛;;浅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王志远;王雅新;;在医学院校音乐欣赏课基础上开展音乐治疗学的尝试[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玉霞;;双排键电子琴在中国的发展[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5 张静;;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作品风格的缩影——芭蕾舞剧《春之祭》赏析[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吉林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7 翁国生;;从戏曲演员走向戏剧导演[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周耘;;用多元音乐文化塑造当代学生的音乐文化价值观——我的《世界音乐》教学体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张伯瑜;;芬兰音乐与音乐生活[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10 聂晶;;浅谈声音信号的均衡处理[A];2005年广播电视技术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宁希;普及艺术歌曲[N];安徽日报;2000年
2 海城;殷龙龙:插上诗歌的翅膀[N];北京日报;2000年
3 姚玉成;今日时尚轻文化[N];北京日报;2000年
4 本报实习生 汪建根;梁雷用音乐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幼彤;歌坛现代音乐资源应开发利用[N];福建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伍斌;新民乐:创新还是杂烩?[N];解放日报;2000年
7 刘水玉;创新 文艺发展的永恒动力[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金涛;造“桥”上海有实力[N];文汇报;2000年
9 直言;探寻现代歌坛“新大陆”[N];新闻出版报;2000年
10 磊馨;圣桑——法兰西音乐的骄傲(1)[N];信息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2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莹;诱人的声音 宇宙的情感[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孔翔鸿;艺术的自律与人的解放[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怡君;论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个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路;现代音乐中的新音响及其作品结构力[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5 臧恒;主题—动机理论—开放性的理论[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6 张齐;德彪西和他的音乐世界[D];河北大学;2002年
7 向跃华;论西方先锋派合唱艺术的表现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昀;论相关文化因素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毛晓骅;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的创作技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杭婷婷;德彪西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4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1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