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略论美育的主体转向

发布时间:2018-04-29 21:37

  本文选题:万物备我 + 我备万物 ; 参考:《思想战线》2008年S3期


【摘要】:美育是一个健全主体的过程,也是一个万物备我的过程,但是狭隘的美育往往把它固定在单纯的艺术教育上,使得美育成了方法教育,无形中弱化了它的功能。
[Abstract]:Aesthetic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sound subject, but also a process of all things preparing for me. But narrow aesthetic education tends to fix it on simple art education, which makes aesthetic education become method education and weakens its function.
【作者单位】: 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耀农;论影视的审美教育功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许金;美育命题的现代性转换[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马天俊;近代哲学真理论的缺陷与困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4 程世波;重复叙事的意义——以民间童话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翟应增;论艺术语言的产生是感知觉变异的结果——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之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杨红莉;汪曾祺文学世界的哲学思考[J];东疆学刊;2004年03期

7 邹元江;关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与陌生化问题的再检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马凌燕;论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9 张辉;语言变异的本质与制约[J];福建外语;2000年02期

10 蔡春,邱德雄;论审美教育的感性规定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常君睿;;论大学生的审美个性及其培养——康德美学思想的启示[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5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董燕;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9 刘晓光;景观象征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琪;审美心理与小说翻译[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5 叶楚定;中学文学教学审美空白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D];西北大学;2002年

8 龚举善;走过世纪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玲;聂巨宏;;略论美育的主体转向[J];思想战线;2008年S3期



本文编号:1821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21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