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艺术论的人文哲学美学意境
本文选题:嵇康 + 艺术论 ; 参考:《求索》2012年09期
【摘要】:嵇康是魏晋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与行为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风貌以及他与时人相异的特色。《琴赋》是嵇康赋作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作品,它结合了嵇康的音乐实践经验及文学艺术才华。他的艺术论中所蕴涵的人文哲学思想与当时的时代风气、社会思潮、美学理论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立足于魏晋社会思潮的大背景,从审美倾向、音乐本质、人格境界和独立精神四个角度探讨秘康艺术论中看似"浮杂"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艺境,认为贯穿其艺术论的红线便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宇宙人生的本体"和",并且认为稽康追求的"和"非儒非道,而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理合一相结合的中国传统美学理想。
[Abstract]:Ji Kang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Hi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show the unique style and features of that era and hi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ople of the times. "Qin Fu" is the only work preserved in Ji Kang's works. It combines Ji Kang's musical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literary and artistic talent. The humanistic philosophy contained in his art the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imes, social thoughts and aesthetic theorie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eemingly "floating and miscellaneou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aesthetic artistic environment in Mikang's art theory from the four angles of aesthetic tendency, musical essence, personality realm and independent spiri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ed line running through his art theory is the Noumenon of the universe and life pursued by the metaphysic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he thinks that the pursuit of the Noumenon and "not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but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e and man,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unity of reason and reason" is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ideal of China.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文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分类号】:B089;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波;;论指挥美学在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升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李欣韵;;仿古与生态园林之典范——成都“芙蓉古城”园林设计特色解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苏勇;内与外的限制——合肥东方国际会议中心设计[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4 黄超;;风景区出入口道路沿线地区控制规划浅析——以九华山佛光大道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5 刘晓晨;宋磊;;作为户外游憩空间的名胜古迹的设计营造研究——以青岛崂山太清游览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6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童江梅;;论合唱训练的着力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8 程海艳;;宝卷音乐美学思想探微——以《临泽宝卷》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9 梁宇;;从舞赋走进汉代舞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余振齐;;当下:我们能艺术化生存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心希;;泉州书院、社学的发展与朱熹理学思想的深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5 余瑾;鲁新华;林华景;李莉;古琨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老年音乐保健[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6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雪霞;“私人化写作”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秀廷;论生命哲学的武术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曦;论由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与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磊;论中国传统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意境之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帆;从“意境说”的视角谈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柴红霞;文人画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朝谦;嵇康音乐美学情感论[J];音乐探索;1988年01期
2 张哲俊;论音乐与感情关系——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思想[J];文艺研究;1997年03期
3 王大良,薛清平;嵇康居中散大夫不容置疑[J];许昌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4 韩格平;嵇康与嵇喜两组诗浅解[J];文学遗产;1999年03期
5 刘涛;嵇康阮籍音乐思想简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顾农;七贤林下之游的时间与方式[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7 陈秀萍,李万轩;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伦理思想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2期
8 蒲长春;“名教”与“自然”:嵇康的伦理观及其矛盾[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9 陈翔鹤;;陈翔鹤短篇小说二篇[J];名作欣赏;2007年03期
10 楚欣;;绝交书与广陵散[J];炎黄纵横;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太谊;贾磊;;嵇康及其养生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施炎平;;比较视野内的中国人文哲学——关于儒学与易学互动发展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振星;;“嵇康”与卢俊义的梦意象——金圣叹“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解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4 白杨;;序[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5 王淑媛;;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机理[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郭沫若;;关良艺术论[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7 杨曾宪;;摆脱“大菜”情结,建设社科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苏云放;;经典命题“过程说”的现代重构[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姚介厚;;反思当代美国哲学[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梅运生;;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光复;艺术论的商业背景[N];建筑时报;2004年
2 范伯群;读《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N];文艺报;2009年
3 邢贲思;嵇康死,《广陵散》绝(上)[N];学习时报;2002年
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章原;嵇康的肉体与精神[N];东方早报;2011年
5 邢贲思;嵇康死,,《广陵散》绝(下)[N];学习时报;2002年
6 本报特约撰稿人 予舒;《草原艺术论》的哲学思考[N];赤峰日报;2006年
7 蔡润田;嵇康与瞿秋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舒业;《中国曲艺艺术论》[N];新闻出版报;2000年
9 周小战邋王晨光;嵇康与云台山[N];焦作日报;2008年
10 陈力丹;当以信息论新闻[N];湖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庆;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胜璋;林纾古文论综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霍现俊;《金瓶梅》艺术论要[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毛剑;“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引进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韩超;艺术精神的反拨与升华[D];苏州大学;2008年
6 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8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公善;批判与救赎——从存在论美学到生活诗学[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高俊林;现代文人与“魏晋风度”[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圣玉杰;卡西尔艺术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吕芳;嵇康论辩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金阳;论《抱朴子内篇》与嵇康之关系[D];郑州大学;2011年
4 吴文静;论嵇康的理想人格思想[D];湘潭大学;2011年
5 曾飘飘;嵇康情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6 贺伍龙;嵇康悲剧人生的哲学反思[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7 张军;“士”的风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蒋艳萍;论道教思想对嵇康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琼琼;嵇康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刘容;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及其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21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2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