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29 22:33

  本文选题:生态美学 + 生态文明建设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摘要】:新时期我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是现实与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生态美学的产生历经萌芽、发展与建设三个阶段;目前在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开始了新的建设时期,涌现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与中青年研究学者。今后应在认真总结历史、运用新的研究方法的前提下,力争有更新的突破。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lity and discipline, but also the need of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germinatio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a new period of construction has begu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young and middle-aged scholars have emerged.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have a new breakthrough on the premise of summarizing history and applying new research method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05jjD750,11-44212)
【分类号】:B83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2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群芳;《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5 方舟;《现代普罗米修斯》中的异化隐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陈凤珍;;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7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8 邓世彬;;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老人与海》生态学解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魏艳丽;《虹》:寻求一种“诗意的栖居”——对劳伦斯《虹》的生态美学阐释[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李文富;《复活》的文艺生态价值解析[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谢青;;对现代包装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王颖;;华兹华斯田园诗的美学风格[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季;城市土地利用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2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田国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孙燕华;当代台湾自然写作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6 魏中华;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臧丽娜;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杨晓林;叛逆与困惑[D];苏州大学;2005年

9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俏云;大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茂林;从自然价值论到自然本体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祝后华;水域型旅游环境特色创新与艺术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张庆国;美国发展西部灌溉业政策的演变(1865—1902)[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闫文杰;沈从文作品的古典和谐美[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思金;厦门城市林业及本岛山地森林改造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7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滕文志;基于流程再造的企业能力分析——海尔流程再造解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胡华征;生态移民的自愿与非自愿性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峻;社会生态学初论[J];天府新论;1987年05期

2 郭因;关于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问答[J];学术界;1991年04期

3 谢光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1992年03期

4 刘光明;关于生态环境的伦理学和美学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5 Н.Б.曼科夫斯卡娅 ,由之;国外生态美学(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11期

6 Н.Б.曼科夫斯卡娅 ,由之;国外生态美学(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12期

7 谢光前,,王杏玲;生态文明刍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邹广文;审美文化的未来走向[J];哲学动态;1994年08期

9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哲学动态;1994年10期

10 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祖荣;;论新世纪环境教育的内容取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赵英敏;王志猛;;绿色食品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A];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首届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石朝江;;西部大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陆强;;论城市景观生态设计[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5 王新天;;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伦理学思想[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关世桥;;优势互辅共创辉煌——关于建立京涿联合古文化生态旅游区设想[A];“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生态‘大北京’论文集[C];2004年

7 柳树滋;;循环经济与海南的沼气建设[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论文集[C];2004年

8 李华;;试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论文集[C];2004年

9 王恩芹;;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不断提高我国乡村生态卫生和生态健康水平[A];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4年

10 王建军;;坚定信心 完善政策 促进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A];中国退耕还林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梁彩恒;建筑要体现对人的最大关怀[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洪永平(作者单位:省社联);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大贡献[N];安徽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黄勇;余谋昌:生态引领未来空间[N];中国环境报;2001年

4 李星;探索生态美学建构[N];光明日报;2001年

5 海星;把环境保护列入中小学教育课程[N];联合时报;2001年

6 诸大建;提高上海大都市的绿色竞争力[N];文汇报;2001年

7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8 李冬阳;生态美学为住宅业创新助力[N];经济日报;2002年

9 钟山;尊重自然:艺术的根基与生命力[N];吉林日报;2002年

10 张元端;生态美学与住宅创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3 齐爱国;人文生态的理想[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建烽;生态美学视域中的沈从文小说[D];华侨大学;2003年

2 邢卓;结合自然山水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陕南安康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叶莎莎;禅宗美学思想的生态智慧[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季芳;生态环境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定海;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7 林松华;新闻流行语汇的生态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仁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及其在六峰湖规划中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9 徐皓;生态社区与生态居住建筑[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21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21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