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及其误读
本文选题:徐复观 + 庄子美学 ; 参考:《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摘要】: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出版的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 ,对庄子美学做了深度的发明 ,于奠定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开山地位厥功甚巨。徐氏把庄子美学诠解为中国艺术精神 ,企图在技的层面上与道会和 ,导致如下连续的困境 :( 1)把技外见道误读为技中见道 ,合乎常识然而却违异庄子本意 ;( 2 )引入现象学的纯粹意识以解读“心斋” ,将之定义为审美观照 ,成为技中见道说的反证 ;( 3 )把“天地精神”读作艺术精神 ,颠倒了庄子思想中自然对艺术的优先关系 ;以艺术取代审美 ,就无法在审美与自然的共通关系之中来为庄子美学作出定位
[Abstract]:Mr. Xu Fuguan's "Chinese art spirit" published in the 60s of last century, made a profound invention of Chuang-tzu's aesthetics, and laid a great position in the opening of Chuang-tzu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1) to misunderstand the misreading of the way as a technique in the way of seeing, but common sense but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huang-tzu; (2) introducing the pure consciousness of phenomenology to interpret "heart fasting", to define it as an aesthetic reflection, to be a reflection of the theory of "Tao", and (3) to read "the spirit of heaven and earth" as an artistic spirit and to reverse the priority of nature to art in Chuang-tzu's thought. To replace aesthetics with art, it is impossible to orientate Chuang-tzu's aesthetics in the comm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s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军伟;;当代老子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基于美学史的考察[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吴子林;;“文以化成”:存在境域的提升——孔子审美教育思想诠论[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罗坚;;生命的困境和审美的超越——庄子美学的生命意义[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宛小平;;庄子美学和谢林艺术哲学的比较——兼谈哲学和美学关系的几种典型样式[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5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张国安;;庄子精神·道·道化人生——亲证“生态美”之中国古代案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郑玉明 冯学勤;中国现代美学的资源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2 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06年
3 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辽宁大学;2009年
4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晏如;“时空”视角下的庄子美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长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崔柯;解释学视野中的庄子美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戚霞;庄子和毕达哥拉斯美学思想比较[D];延边大学;2007年
5 许晓华;论庄子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D];苏州大学;2007年
6 张静;由“虚室生白”到“至美至乐”[D];武汉大学;2005年
7 周健;庄子美学的本体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谢盛华;庄子生命美学思想理论体系结构探微[D];贵州大学;2008年
9 姚高峰;试论《庄子》的审丑之维[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周冰;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潜性范畴“忘”[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1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2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