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揭开史前艺术的奥秘——读《艺术人类学》

发布时间:2018-05-02 08:31

  本文选题:艺术人类学 + 艺术现象 ; 参考:《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06期


【摘要】:正 现代的人类学家和艺术学家们,在谈论人类文化和艺术现象时,少有不追溯到遥远的史前艺术的。这种“遥远”,不仅指年代的久远,而且是指文明的陌生。现代的印第安人、布须曼人和波利尼西亚入带给今天的研究者们的,是与考古发现一样的远古时代的回声,它使人们陷入深深的困惑和好奇,不由自主地要去探讨史前艺术和文化的奥秘。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是因资料的贫乏,现代则是因方法的陈旧——这一奥秘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易中天先生的近著《艺术人类学》,在当今国内外众多的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首次表明,史前艺术的奥秘并不只是包藏在那早已不留痕迹地消失了的史前人类的一闪念中,也不只是封闭在那重见天日而沉默不语的石斧、陶罐和洞穴壁画中,而且还沉睡在我们自己心里,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奥秘、一般“艺术”的奥秘,即“人”的奥秘。对史前艺术的陌生感,无非是对我们自己的潜伏着的、已被遗忘了的本质力量的陌生感而已。
[Abstract]:Modern anthropologists and artists rarely talk about human culture and art without dating back to distant prehistoric art. This kind of "faraway", not only refers to the long time, but also refers to the unfamiliar civilization. The modern Indians, Bushmen and Polynesians brought to today's researchers the echoes of ancient times, lik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which plunged people into deep confusion and curiosity. To explore the mysteries of prehistoric art and culture involuntarily. Bu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the lack of information in the past and the old methods in modern times-the mystery has always been in the haze. Yi Zhongtian's recent work Anthropology of Art is unique among many similar works at home and abroad. One of its most striking features i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uthor has shown that the mysteries of prehistoric art are not only hidden in a flash of prehistoric human thought that has long disappeared without trace, nor is it just enclosed in a stone axe, which is invisible and silent. In pots and cave murals, and still sleeping in our own hearts, it is our own mystery, the general "art" mystery, that is, "human" mystery. The strangeness of prehistoric art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strangeness of our own, forgotten essential powe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春林;廖齐;;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纪实[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2 ;我刊编辑应邀出席“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韦丹芳;;封面学者:方李莉教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邱春林;廖奇;;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纪实[J];民族艺术;2007年01期

5 徐杰舜,方李莉;从瓷器到窑洞的艺术——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二十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姚媛媛;图腾神话的艺术人类学内涵[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梁筱妹;方冰;;艺术人类学再思考[J];兰州学刊;2009年S1期

8 毛巧晖;;艺术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9 李修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1期

10 洪颖;;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素云;赵京生;;试论王清任是经络实证研究的开创者[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2 崔新锋;;低碳经济视角下贵州省人居环境与能源消费关系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姜光磊;;基于宏观视角的消费需求实证研究[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5 彭国胜;;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体验与政府信任的构建——基于贵州省的实证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龙立荣;陈雪玲;;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何远梅;;对体育营销中品牌社群的消费价值实证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9 李瑞;;武汉市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八个乡镇的调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尹可丽;尹绍清;;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晓辉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知识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人类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安丽哲;传统技艺面临机遇与挑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周芳;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记者 张微;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记者 徐涟;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京成立[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记者 翟群;中外学者对话传统技艺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珍 俞灵;民族传统技艺:新世纪的复苏和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戴明朝;一个艺术人类学学者的美学亲证[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海通证券研究所 娄静;多股制衡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N];证券时报;2001年

10 魏德东;宗教实证研究:从美国到中国[N];中国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3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革平;中国金融市场最优均衡理论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5 吴玲;中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蒋东仁;论产业集群及其成长中的政府行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薇;转型经济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赫凤杰;公司资本结构战略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闫森;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崔渭;中国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河;成都市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吴君;北京市CBD地区白领员工“过度劳动”状况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韩剑宇;博客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李超;上海股票市场节日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宋晓旭;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个体因素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蓓蓓;辽宁省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陈超娴;公司治理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沈俊媛;昆明地区自助加油站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李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石影;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3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33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