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在爱之中:美的本质问题别议

发布时间:2018-05-04 10:38

  本文选题:美的本质 +  ; 参考:《美育学刊》2013年03期


【摘要】:心中无爱,美便不可能。与其抽象地讨论美是什么,不如呵护并培养人的爱美之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爱",并非情感,而是人的一种能力,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系。这种具有本源意义的爱,是绝对的。我们通常所谓的爱恨辩证法,所谈的其实是主观好恶,而不是爱。
[Abstract]:Without love, beauty is impossible. Instead of discussing what beauty is in the abstract, it is better to care for and cultivate love for beauty. " The love of beauty is not emotion, but a kind of ability. This kind of love, with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absolute. What we often call love-hate dialectics is about subjective likes and dislikes, not love.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2年度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走出民族政治: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思路之反思》(52WN1210)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忠权;;对城市弱势群体“话语政治”的一种探讨——以Z市某街区广场毛泽东话语角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德;对“美的本质”的新认识[J];天府新论;1987年02期

2 王岗峰;《大希庇阿斯篇》价值重估[J];东南学术;1998年06期

3 赵伯飞,闫星,韦统义;浅析黑格尔的美的本质论[J];理论导刊;2002年12期

4 胡健;从美的本质到审美活动——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刘三平;美学是如何被讲述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陈泽翠;论美的本质[J];兰州学刊;1987年06期

7 陈孝尉;试论“美之迷” 的症结[J];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12期

8 刘士林;关于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9 周方遒;美的本质问题的论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黄赞梅;蒋孔阳美的本质论述评[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书堂;;文化多元主义与美的本质问题:关于形式化的历史[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黄水婴;;《论“审美无利害”在中国美学中的变异》概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8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学术问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9 潘必新;;美,自由的生命表现之花——马克思美学思想新探[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罗新宇;;美的社会学定位——对美的历史起源的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洁华 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教授 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美:身体与心灵交融的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与社会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7 薛永武;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N];光明日报;2004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李培庚;审美发展史纲①[N];文艺报;2005年

10 高建平;中国美学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文斌;泰戈尔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春媚;“审美经验”再认识[D];扬州大学;2011年

4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7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中;直觉与审美自由[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岩;和谐与自由的统一[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微星;梁启超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彭爽;蔡仪前期美学思想探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4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5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6 王晓燕;论孔子的美学思想[D];河南大学;2002年

7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8 林定忠;胡塞尔现象学与审美主客体关系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谷鹏飞;艺术何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仁金;康德与李泽厚:西方美学中国化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2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42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