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能感:人类实践活动制约审美活动的心理中介
本文选题:审美活动 + 权能 ; 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摘要】:由社会实践所决定的权能感是审美意识产生的主观前提。它是审美发展历史性形态的根据,说明了客观的人类实践活动如何作用于人类自身而成为丰富和发展人类审美活动的终极动力源泉。权能感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划出了范围,而人类审美意识只是在其范围内形成并发挥作用。权能感也是划分优美与崇高的内在根据。
[Abstract]:The sense of power determined by social practice is the subjective premise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t is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form of aesthetic development and explains how objective human practical activities act on human beings and become the ultimate motive source for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human aesthetic activities. The sense of power delimits the scope of human aesthetic activities, but huma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nly forms and plays a role in its scope. The sense of power is also the internal basis for the division of beauty and sublim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才勇;美感的阶级性说明不了美的阶级性吗?[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潘家森;;“共同美”研究简介[J];哲学动态;1980年02期
3 程代熙;;关于美的规律——马克思美学思想札记[J];学习与探索;1980年02期
4 何新;;试论审美的艺术观——兼论艺术的人道主义及其他[J];学习与探索;1980年06期
5 张抗抗;;我要的不是这[J];朔方;1980年11期
6 马采;;释“移感”[J];学术研究;1980年01期
7 徐尚祯 ,郭化民;美是审美对象的客观评价[J];求是学刊;1981年02期
8 皮朝纲;严羽审美理论三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庄其荣;论康德“美的分析”第一个契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10 刘世昌;试论自然美[J];兰州学刊;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蒋均涛;;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抒情性作品与审美体验[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齐大卫;;“最大的美”——世纪“审美之维”[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陈宪年;;走向综合、融通的新世纪中国美学(纲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於贤德;;论美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董巍;;编辑美的审美心理[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张再林;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张应红;矿业权及其价值为涵[N];中国矿业报;2000年
3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4 张波;刑罚权解构及其实践意义[N];检察日报;2000年
5 张智辉;再论检察权的性质[N];检察日报;2000年
6 朱德扬 徐汉坤 王振华;法人治理结构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0年
7 寸丽香;经验主义学派[N];学习时报;2000年
8 中国建设银行 周平;国有银行股份化改造应有时间表[N];中国信息报;2000年
9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部分产权”房屋咋判[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陶东风;呼唤文艺美学的越界和扩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2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4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5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7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8 陈恩维;论汉魏六朝之拟作[D];苏州大学;2005年
9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济远;试论巴赫金的文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苏敏;文学翻译中审美与文化二要素及其相互关系[D];广西大学;2001年
3 卢政;论文学创作的内驱力[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庆龄;戏剧审美接受心理研究纲要[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哲;九十年代审美变异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田方林;论康德的先验自我意识[D];四川大学;2002年
8 张丽芬;重新阐释马克思[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清平;语言视域中的审美境界[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44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4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