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对传统美学的转向
本文选题:美学价值 + 真理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摘要】:为了澄清海德格尔(Heidegger)的本体论美学和传统的认识论美学之间的根本区别,采用了文献解析和价值观比较的方法,通过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使其艺术思想的美学价值得以展现。研究认为:其本体论美学是和真理相关联的,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揭示了艺术的本性,即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这成就了海德格尔在西方美学史上的转折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Heidegger's ontology aesthetics and traditional epistemological aesthetics,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value comparison, and through the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the works of art, The aesthetic value of his artistic thought can be displayed. The study holds that its ontological aesthetics is related to truth, and the existence of art works reveals the nature of art, that is, art is the generation of truth. This made Heidegger's turning point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潘盛;旷野的呼唤——萧红作品中对于人的异化主题的现代观照[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9 李锐,封彩梅;宽容与共荣:陕南民间文艺的文化整合[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博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张金玉;;漫谈城市光文化与夜晚经济的创新实践——《鼓浪屿—圣岛之光》文化创意设计构想[A];2007年中国(厦门)LED照明与装饰论坛暨城市夜景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天庆;;自身性与意识形态的可能限度(草纲)[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7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张思奇;中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浅论文学艺术的真实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4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陈振华;刘震云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6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7 王又佳;彼得·艾森曼的建筑话语[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马宇飞;理想世界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失落[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力格太;塞北古城的星星之火——回忆我的哥哥吉雅泰地下革命活动片断[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2期
2 许立人;试论自然科学研究中真理的实践检验方式的多样性[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3 凌雨轩;大力开展辩证逻辑的研究——学习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统一的思想[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4 江崇国;谈谈实践的基本要素[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5 胡义成;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几个问题——纪念《实践论》问世四十三周年[J];人文杂志;1980年03期
6 国珍;一个普通人怎样成长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读《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J];人文杂志;1980年04期
7 张启华;解释经典著作要力求准确——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说》的几点意见[J];人文杂志;1980年05期
8 李世林;一九七八年五月至一九八○年二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情况简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明;泰戈尔格言诗索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褚可邑;检验教学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秀兰;;组合预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邮发期刊价格预测[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文奎;;浅谈中西医结合[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王治芳;张安生;;郧阳人民坚持抗日救国运动[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4 阳正太;;朱熹伦理思想评议[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5 张品端;方彦寿;;海峡两岸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术会议综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何永康;;美,寓于运动之中——林黛玉性格世界透视[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7 祝秉权;梅玫;;从“互看通灵金锁”看薛家母女的为人术——《红楼梦》第八回探味[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8 全京姬;;日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唐如金;;忘不了的靖江情[A];风卷红旗过大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陈海云;;兵民是渡江战役胜利之本[A];风卷红旗过大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傅庆萱;《话说〈格萨尔〉》投拍[N];文汇报;2000年
2 金开诚;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1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肖像和肖像权辨正[N];检察日报;2001年
4 谢凝高;保护文化遗产难在哪里[N];人民日报;2001年
5 邓金明;谈文学翻译“必求之于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曹新向;生态旅游区的景观生态问题[N];中国旅游报;2002年
7 郑军;文物保护原则与壁画、彩绘的美学价值[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冯海;在童心里播种爱[N];文艺报;2002年
9 张家界市委书记 刘力伟;大力发展张家界旅游经济[N];中国旅游报;2003年
10 石夷;解析《战国策》[N];中国文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利;古代埃及文献《能言善辩的农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3 王改娣;诗人不幸诗之幸:约翰·邓恩与王维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朱耀平;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本体论转向[D];复旦大学;2003年
5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6 张季;城市土地利用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7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罗隽;超越相对主义[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孙玉忠;科学进步及其中间范式[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前;试论“视域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西方思想的两次转渡[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峰;“有用公度一切”——实用主义真理观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郭云飞;在苦难中(更生)生[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建敏;向死而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小蓓;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苏州大学;2001年
8 朱河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探析[D];郑州大学;2001年
9 杨胜刚;主体精神建立——一个远未抵达的梦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庞华玮;电视新闻形式的美学价值[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46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4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