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理论,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本文选题:美学 + 感性学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在审美文化空前繁荣的今天,美成了社会生活里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和现象。但奇怪的是,在学术研究领域,"美学"铺天盖地,美却很少见。不严谨的学术研究,为虚假的学科繁荣提供了直接的温床。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名实相副,审美研究应该向"美"这个本位回归。
[Abstract]:In the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of aesthetic culture today, beauty has become a remarkable event and phenomenon in social life. Oddly enough, in the field of academic research, aesthetics is everywhere, but beauty is rare. Lax academic research provides a direct breeding ground for false academic prosperity.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combination of name and reality, and aesthetic research should return to the standard of beauty.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士林;俗语“漂亮”与美的本源[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恩来;符号的世界——人学理论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尔人学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申仁洪;;论中世纪基督教课程理念的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张开城;;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孙怡村;;浅析南阳汉画像石天文图像之功能[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蕾;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一斌;中学语文教学落实生命教育刍议[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蕾;对人性本真的执着追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梅林;《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探微———美的规律篇[J];文艺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拓,孙小光;合题时代下的丑学呼唤[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2 ;艺术人才的摇篮──无锡文化艺术学校[J];中外文化交流;1998年05期
3 ;书林掇英[J];民族艺术;1998年01期
4 成萱;田华和她的艺术学校[J];北京成人教育;1999年10期
5 丁宁;走向当代视野的艺术学[J];文艺研究;2001年04期
6 王洪岳;丑学与新时期先锋小说[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蕾;;论艺术学与美学的学科分界[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陈艺波;;我院喜获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李心峰;艺术学研究“田野方法”随感[J];民族艺术;2002年01期
10 李树榕;关于艺术原理学科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金虎;;艺术学的构建[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李心峰;;艺术学的“三级跳”与新“节点”[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杨曾宪;;回归学科传统、回归学术本位——关于规范地发展当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议[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赵实;;在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5 张瑞芳;;在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6 ;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活动总结[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7 赵实;;祝贺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的召开[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8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9 杨曾宪;;美学学科的困惑与觉醒[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石冰;;世纪之交话表演——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术座谈年会侧记[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集体采访;艺术学升格,影响深远的制度性变革[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仲呈祥;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随想[N];光明日报;2011年
3 唐小伟 王宁逸 金晓依;艺术学升“级”,将带来什么[N];美术报;2011年
4 何一言;艺术学:学科反思与人文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记者 包松娅;将“艺术学”提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包松娅;将艺术学提升为独立学科门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田川流;建立中国特色的艺术学[N];文艺报;2009年
8 王廷信;艺术学应当思考什么[N];文艺报;2009年
9 田军亭;艺术学项目申报:注重积累 关注现实[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张晓剑;前所未见的艺术学经典导读读本[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卓斐;美学回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4 黎明;感性智慧:维柯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贾玮;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9 史磊;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凌燕;马采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从艺术学独立运动到现代艺术学体系[D];东南大学;2004年
2 孙振;对《东方杂志》中的美学文本的整理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婷;论感性学中的审丑[D];西北大学;2009年
4 邱书婉;时间&美学[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智慧;中国古代鬼怪小说审丑意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秦晓寒;中国1980年代的“美学热”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雅;丑在感性绵延中的纠缠[D];西北大学;2009年
8 康雅雄;韦尔施美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正华;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生成背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孟晶晶;现代电视传媒高级人才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47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4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