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古希腊哲学对当代美学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05 19:17

  本文选题:古希腊哲学 + 当代美学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摘要】:古希腊时期,人们将哲学称为爱智慧,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强调存在的整一性,追问人当下"此在"的意义,受此影响,当代美学将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希腊哲学以追问存在性为根本问题,提出四因说,后来因过分重视"形式因",忽视了"质料因"的潜能,将美学抛向抽象概念的王国。海德格尔以追寻存在来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在形式与质料合一的现实事物中去感知和领会美的存在。
[Abstract]:In the ancient Greek period, people called philosophy love wisdom. In the realm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people emphasized the whole nature of existence and questioned the meaning of the present "being" of ma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regards aesthetic activiti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Greek philosophy regards the existence a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four causes", and then neglects the potential of "material cause" because of paying too much attention to "form cause" and throws aesthetics into the kingdom of abstract concept. Heidegger opposes the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by seeking existence, and perceives and understands the existence of beauty in the reality of the unity of form and material.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502;B83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宪忠;;一部有特色的哲学史——读严群教授的《分析的批评的希腊哲学史》[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2 任中平;中国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不同特点及其起因初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闫青会;;主体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4 牟世晶;;对柏拉图善理念的探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刘晓欣;;寻找精神的家园——简论古希腊哲学对希腊神话的回溯与反省[J];天中学刊;2010年03期

6 魏志军;;论巴门尼德哲学的推理原则及其方法论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0年06期

7 ;哲理性小故事[J];今日畜牧兽医;2011年07期

8 徐大建;;当代西方古希腊哲学研究状况及展望[J];哲学动态;1990年12期

9 高捍东;从具体的历史矛盾中窥视古希腊哲学产生的直接原因[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10 钱捷;人类意识重演律和古希腊哲学研究[J];哲学动态;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谢地坤;;西方哲学研究30年(1978-2008)的反思[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丰子义;;“发展”的哲学反思[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杨善解;;论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兼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4 雷红霞;;西方哲学传统的融通、发展及其意义[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5 黄赞梅;;实践本体论与实践美学——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美学转型[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西方哲学史上的自我学说理论的探讨[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少兵;;数学、物理学及形而上学的分立与统一——莱布尼茨实体学说剖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捷 中山大学哲学系;古希腊哲学的诠释:一种超绝发生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汝信;潜心钻研出精品[N];人民日报;2010年

3 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王晓朝;希腊哲学在中国的传播[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希腊哲学史》主要编写者之一、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村富;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N];人民日报;2010年

5 武汉大学 杨祖陶;奋斗28年的学术壮举[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张惠娜;西方哲学是如何遗忘自然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节选;赵敦华:有品位的哲学普及读物[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 宋志明;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N];南方日报;2007年

9 国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杨红伟;永恒的乌托邦之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沛志;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玉鹏;普罗提诺灵魂学说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4 钟锦;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思思;马克思对古希腊哲学的扬弃[D];西北大学;2012年

2 刘杰;伊本·西纳的哲学思想及其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3 郑友强;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孔祥田;论古希腊哲学方法论与中世纪阿拉伯理性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关系[D];宁夏大学;2003年

5 刘培培;论古希腊的认识论传统和思维方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姬海涛;论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鲍海敏;关于“非存在”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史巍;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人文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怡;《沉思录》文本中形而上学视野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7年

10 侯盈露;希腊智者哲学新探[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8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48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e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