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华严教义与石头系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8-05-06 15:46

  本文选题:华严宗 + 教义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摘要】:石头系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注意广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佛教教义、佛教内部各宗派的学说,作为建构禅学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在这种吸收、整合中,华严宗学说成了它的重要资源之一。这主要体现在本体论的“性宗”上,偏重于理事关系,他们对审美本源的探讨、对审美境界的追寻,又大都以华严宗的理事关系作为理论依据。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tone has paid attention to the extensive absorp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he doctrines of various sects within Buddhism, a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Zen system, and in this kind of absorp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theory of Hua Yan sect has become one of its important resources.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ntological "sexism", with emphasis on the governing relationship. Their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aesthetics and the pursuit of aesthetic realm are mostly based on the governing relationship of Huayanzong.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基金】:四川省“九五”社科规划1999年度滚动课题项目!“中国排宗美学思想史”
【分类号】:B83-0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皮朝刚;石头宗、《参同契》与禅宗美学[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2 皮朝纲;法眼门庭、应病施药与禅宗美学[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皮朝纲;马祖道一——洪州宗禅学及其在禅宗美学思想史上的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4 皮朝纲;南能北秀美学思想异同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皮朝纲;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方乔;;禅宗:宗教的超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闫孟祥;;论大慧宗杲批评默照禅的真相[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陶友珍;;身本缁徒 好为绮语——论北宋诗僧惠洪其人其词[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张兆勇;;五祖法演评述[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小川隆;胡晓明;陈蕾;;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王发堂;杨昌鸣;;禅宗与庭园——对日本枯山水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刘方;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美学贡献[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皮朝纲;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崔自默;;老子“为道日损”思想对艺术研究科学化的意义[J];晋中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昝红霞;黄庭坚“心”意象中的儒与禅[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顾月琴;;再寻“孔颜乐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兆健;;慧然独悟 昭然共明——禅学与中医心理治疗浅谈[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涛;古代域外普贤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之均;论李通玄的“法界”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臧慧远;《西游记》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中原;王阳明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丽娜;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游云会;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袁志伟;辽代华严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梅雪松;智慧的指引—华严宇宙观与现代宇宙学[D];西北大学;2011年

5 徐兰;元代河南佛教[D];河南大学;2011年

6 薛春华;禅宗语录熟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晓燕;当代尼众教育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玉姬;《坛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施梅芳;唐代江西寺院经济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巍;宋代僧侣佛理词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方;中国当代禅宗美学研究概观[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景富;为华严宗祖庭正名[J];文博;1997年04期

2 俞成义;方东美华严哲学初探[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俞成义;;方东美华严宗义理探析——兼谈和谐社会建设[J];宗教学研究;2006年01期

4 陈允吉;;王维与华严宗诗僧道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陈洁芳;;关于《中图法》佛教类目的一点建议[J];图书馆杂志;1984年02期

6 陈扬炯;;澄观评传(续一)[J];五台山研究;1987年04期

7 杨维中;性起与自性清净圆明体:华严宗的心性本体论[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8 杨婷,王秋菊;从华严宗“一多”关系到朱熹的“理一分殊”——试论儒佛之异同[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9 李玉芳;张云江;朱丽晓;;略论华严宗判教思想对唐君毅“心灵九境”理论建构的影响[J];宗教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张晓剑;;华严宗体用论及其对理学体用论的开启[J];学术月刊;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一悌;;汉传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2 白滨;;元代西夏一行慧觉法师辑汉文《华严忏仪》补释[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3 李申;;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4 刘松柏;;龟兹k芈谀欠鹪煜裼氪蟪朔鸾蘙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5 马格侠;张文超;;西夏地区流传的宗密著作考述[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索罗宁;聂鸿音;;西夏佛教著作《唐昌国师二十五问答》初探[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7 吴霓;;唐代佛教对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8 高令印;;试论弘一大师的律学思想[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张慧远;;《朱子语类》“理禅交融"思想探微[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谦定;武昌曾有座华严大学[N];长江日报;2005年

2 郭青;户县发现唐代高僧舍利塔[N];陕西日报;2008年

3 ;千年古刹潭柘寺[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毛珏梅;贵州佛教派别[N];贵州民族报;2005年

5 辛长青;大同善化寺始建年代新说(下)[N];大同日报;2010年

6 李砚洪邋实习生 尹琨;潭柘寺今年1700岁[N];北京日报;2007年

7 陈星桥;禅宗盛行的原因及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沈一民;另一种视野下的唐人精神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郭华荣 王乃积 赵克诚;五台山文化遗产四题[N];山西日报;2005年

10 张 燕;终南山宗教文化旅游有待开发[N];陕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连冬;唐代华严宗“唯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续腾;华严宗教理思想的形成[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杜萍萍;智俨生平及其华严思想[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晓剑;湛若水的“体用浑一”之学与践履[D];浙江大学;2008年

5 孙业成;法藏圆融之“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史文;禅观影像论[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云江;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可为;华严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赵振强;《心经》四宗注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漪;华严宗圆融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2 姚之均;试析李通玄的修行观[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云江;心通九境[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瑛;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7年

5 段新龙;贤净圆融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朱继臣;憨山德清以“宗”解“教”的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7 蓝慧龄;华严三大士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福芹;古代中韩佛教哲学中的圆融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延边大学;2007年

9 何文凤;法眼宗延寿佛教心性论及其实践观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10 刘峰;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2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52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