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审美实践的本真形态
本文选题:审美实践 + 游戏理论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1年05期
【摘要】:游戏是人类通达自由之境的路径,是审美实践的本真形态。游戏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在游戏中,人可以实现自我的突破和超越,从而进入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自由境界,使人的创造本质得以真正确认。游戏带来的不是肤浅的感性或理性愉悦,而是一种超越的情怀与审美的态度。游戏越有挑战性,其开显的文化意义就越深刻。
[Abstract]:Game is the path to human freedom and the true form of aesthetic practice. The root of the game lies in the pursuit of beauty. In the game, man can achieve self-breakthrough and transcendence, thus entering the free realm of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making the essence of man's creation truly confirmed. The game brings not superficial sensibility or rational pleasure, but a transcendent emotion and aesthetic attitude. The more challenging the game, the deeper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现代新美学范式的游戏理论研究”(10YJA720044)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美学视域中的游戏本质研究”(W201009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游戏理论的多学科交叉研究”(DUT10RW315)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莉丽;;文化工业与审美自治[J];兰州学刊;2006年01期
2 邵养德;“红缨枪”与“黑线鼠”——东方审美实践中的“盲点”[J];西北美术;1994年01期
3 黄健云,陈肖容;论审美直觉产生的原因[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林国妮;;试论审美对史学的影响——以两汉魏晋南北朝“逸传”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田俊;;论文化心理结构制约下的中西审美感受差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创作与审美实践中“顿悟”的特异思维现象[J];人民音乐;1994年Z1期
7 陶英;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苏保华;;论韩国诗人许世旭汉语诗歌中的儒家情境[J];韩国研究论丛;2001年00期
9 本刊编辑部;;关于审美……[J];青少年书法;2006年06期
10 张阳;;略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影视审美实践[J];中国教师;2009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玲;;游戏及其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地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宋蒙;;从历史语境中看艺术活动的现代转换[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幼涛;;绍兴山水文化导论[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东;陈育哲;王侠;秦荣生;;形式美在面部轮廓整形设计中的意义[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卫星;;音乐心理学在大学审美教育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常君睿;;论大学生的审美个性及其培养——康德美学思想的启示[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8 金丽华;沈春玲;万力健;;临床工作中对医学美学的体会[A];第六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第七届东方国际美容外科会议;第97届日本美容外科学会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朱志荣;;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对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价值[A];“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创作与审美心理结构系统中的潜感觉[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平安期货 王兆先;期货市场:零和游戏及衍生风险[N];证券时报;2007年
2 四川万源中学 赵维魁;美术教师的执教原则[N];美术报;2007年
3 雷敬敷;西部赏石文化区域合作与展望(下)[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4 邢煦寰;美学需要走向行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何志钧;数字化时代的文艺学建构[N];文艺报;2006年
6 记者 陈勇 韩洁 魏忠杰 任海军;纳什北京说“博奕”[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徐忠根;中国古今赏石的审美差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中国电视艺委会副主任 仲呈祥;电视要为繁荣艺术服务[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沈强;赏石六理念[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品田;动手有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邓鹏;游戏成瘾机理及其在娱教设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5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凤民;由主体到本体——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菊;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艺术游戏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赵光亚;反抗的游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龙召兰;对现代语境下的“游戏”理论再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秦佳;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田英;游戏理论在多媒体作品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7 傅寒晴;艰难的审美之路[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亮;“80后”怀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姜阳春;论学前儿童游戏与社会技能形成的交互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左甜;游戏价值影响下的儿童玩具设计理念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52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5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