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美学的产生及其维度
本文选题:农业 + 美学维度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农业美学是美学新兴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从农业的角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它的产生既有美学发展的必然,同样也有着社会的因素。农业美学的审美维度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人类通过农业生产在大自然与文明之间取得了一种和谐的美;二是人类与自然通过农业生成了一种彼此相互尊重的默契的美;三是人类通过农业生产创造出了一个飘逸静怡的审美意境。农业美学与生态美学紧密相关,但是并不完全相同,而是通过农业生产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
[Abstract]:Agricultural aesthetics is a new branch of aesthetics, i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ts emergence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but also has social factors.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agricultural aesthetics mainly lies in three aspects: one is that mankind has achieved a harmonious beauty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throug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other is that human and nature have created a kind of mutual respect through agriculture. Third, throug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nkind has created an elegant and peaceful aesthetic conception. Agricultural aesthet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logical aesthetics, but it is not exactly the same, but rethink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roug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敏;农业景观中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陈望衡;;环境美学的主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陈望衡;;环境美学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燕;;剥去文明外衣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热爱生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欧阳靖;;《黑骏马》的生态审美之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昝楠楠;陈刚;;北京奥运建筑艺术美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刘松杨;侯元凯;相延;张彦;;艺术农田的景观特征及规划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09年10期
5 魏中华,王珊;公路景观的色彩效应[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薛岩;;《虹》片断的意蕴探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2期
7 王日明;孟祥彬;李险峰;;园林植物生态美分析[J];北京园林;2006年01期
8 罗凯;;田园养生设计问题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龚忠玲;段圣君;;透视“福禄寿喜”图形的情感设计[J];包装工程;2007年01期
10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舒波;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陈高明;和实生物[D];天津大学;2011年
7 孙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季;城市土地利用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田国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黄明华;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生长型规划布局”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丽芳;生态美学视阈下的沈从文小说创作[D];南昌大学;2010年
5 曾蕾;云南亚热带山地乡村景观构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吴雅婷;昆明近郊农家乐室内外空间艺术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欢;农业景观在风景区建设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孟昭磊;1949年-2010年一个农村家庭住宅的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袁荣蓉;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苗;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启军;;系统整体创新的生态美学[J];南方文坛;2005年06期
2 李西建;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赵丹丹;;浅析现代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美学[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4 ;简讯[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5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J];中国美术馆;2009年08期
6 吴绍全;生态美学——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董志刚;;虚假的美学——质疑生态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8 张冰;;生活论与生态美学——关于艺术的终结命题[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9 张fg;山水鸟鱼之乐的生态美学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马驰;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追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3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6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9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西安:探讨人与环境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3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玉春;老子思想的生态美学解读及现代价值转换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朱艳雯;生态美学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53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5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