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本文选题:美学现代性 + 现代性问题 ; 参考:《哲学动态》2001年02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陕西师大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学评论;1999年02期
2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J];文学评论;1999年05期
3 吴予敏;试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理路[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4 徐岱;反本质主义与美学的现代形态[J];文艺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姜峰;审美·民族·现代——沈从文创作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梁向阳;由现代散文初创时期理论的几个关键词看现代散文的特征指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王进;张颖;;反本质主义与女性主义批判[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张鹏飞;;论新时期文艺学理论体系演化的审美佳境[J];长城;2009年02期
6 王进;;从语言到话语:当代西方文论的反本转向[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程勇;中国文论重建的困惑与反省[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柴瑜;;对我国文学理论重构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9 王艳芳;;从历史怀旧到文化消费——再论李碧华小说《胭脂扣》的文化意蕴[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10 骆慧敏;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合法化”策略解读——兼谈文学批评的现代性[J];当代文坛;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龚举善;;全球化趋势中纪实文学的必要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吴浪平;;原创:关于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万娜;;现代性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卢佑诚;;关于古代文论研究的两点看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2 丛琳;生命向着诗性敞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伟;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丽妍;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闫月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D];暨南大学;2002年
8 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D];苏州大学;2002年
9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建飞;周瘦鹃的“礼拜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科超;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立峰;未竟的现代性诉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廖晓梅;现代性视野中的许地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娟;当代人的心灵鸡汤[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煦;从王国维到王元化[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威;现代传媒对东北现代文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璐璐;卢卡奇的历史概念与马克思历史观的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阳;《李自成》发生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虹;论沈从文对都市人生的边缘化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R.舒斯特曼;文兵;;对分析美学的回顾与展望[J];哲学译丛;199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尖;单元与多元的现代性——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一文讨论纪要[J];天涯;1998年04期
2 曹卫东;反思“现代性问题”[J];读书;2000年05期
3 闻礼萍;“人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研讨会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6期
4 程平源;儒学现代性问题——从《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到《创伤记忆》的相关论述所引起的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崔勇;;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下审美现代性的伦理学症候[J];思想战线;2008年05期
6 靳凤林;现代性问题的生存论诠释[J];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7 张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以现代性作为其问题背景[J];求是学刊;2005年01期
8 吴予敏;试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理路[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9 张蕴艳;;“乡村与城市”的中英美学与文化差异:中英审美现代性的一种比较——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10 王晓东;走出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误区[J];求是学刊;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7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简德彬 林铁;乡土美学的理论自觉[N];文艺报;2008年
2 刘晗;现代性与建构乡土美学的可能[N];文艺报;2005年
3 采访者 庄建 被采访者 周宪(南京大学教授);大众语境中的现代性[N];光明日报;2001年
4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周宪(学者) 刘国鹏(本报记者);现代主义的坎坷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程洁;回归实事:政治的美学之维[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何树彬;“在家上学”挑战欧美学校教育[N];文汇报;2004年
8 青敏;德固赛的安全美学[N];中国质量报;2003年
9 刘晗 禹建湘 肖鹰 简德彬 王岳川 张建永 张法;乡土美学笔谈[N];文艺报;2005年
10 张黔;物象美学的理论基础[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7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岗;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及其现实意义[D];郑州大学;2003年
2 钱章胜;“成为你自己”——鲁迅、鲁迅现象和现代性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4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书强;论九十年代都市文学的现代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娟;论现代性问题:超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锦丹;现代性的焦虑、想象与颠覆——论先锋小说及其深层悖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8 苏丹;遮蔽与重现[D];南昌大学;2008年
9 柳闻莺;现代性与儒家心性之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周红;熊十力的心性学与现代性[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99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9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