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环境审美特质辨析——从一种范畴系统的整体性出发

发布时间:2018-05-29 03:57

  本文选题:环境美学 + 价值范畴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环境审美的特质问题亟需辨明。首先,从哲学存在论的视角看,环境是与人的物质、精神存在密切沟通的价值范畴,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价值主体间的价值沟通关系,并且这样一种关系突出表现为生态整体意义上的伦理属性。其次,环境审美同环境认知主要有全面参与审美与主客分立的利害性认知、伦理关系基础上的方向悖反两类差异。再次,环境审美同艺术审美的差异应当深入到审美经验层面寻找其差别,其中环境审美经验具备环境伦理属性,而艺术审美并不具备,此外两种审美经验的形式差别受到当代环境美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needs to be identified. First of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existentialism, the environment is a value category of close communication with human being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environment is the valu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 subjects. And such a relationship stands out for the overall ecological sense of the ethical attributes. Secondly,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mainly have the cognition of interests that participate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eparat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ethical relationship is contrary to the two kinds of differences. Third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should go deep into the level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which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experience has the attribute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but artistic aesthetics does not. In addition, the form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esthetic experiences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83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望衡;自然至美论[J];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2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视野中的自然之美[J];文艺研究;2011年06期

3 陈望衡;;试论环境美的性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俞吾金;;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思的启迪[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2 徐碧辉;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仪元;;价值范畴的哲学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周农建;真不属于价值范畴[J];东岳论丛;1985年06期

3 姚志安;;把价值范畴引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兼与辛望旦同志商榷[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4 邸建新;李克富;;人的价值范畴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0年11期

5 陈述,赵守运;哲学的价值范畴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1992年07期

6 夏鑫;也谈哲学的价值范畴[J];周口师专学报;1994年S2期

7 杨振龙;“哲学价值范畴”及其体系的建构[J];党校科研信息;1995年05期

8 任金秋;对价值范畴的一种哲学界定[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06期

9 胡颖峰;哲学价值范畴本质新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李孝阳;价值真理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书道;;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哲学思维方式[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谢鹏程;探求公平与效率的真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价值范畴[N];济宁日报;2010年

3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李德顺;与西方很有影响的观点进行对话[N];北京日报;2013年

4 黄晴;“泛欧”情结与“唯美”主义(视点)[N];人民日报;2002年

5 马俊峰;中国价值论领域的奠基之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培培;汤姆·雷根天赋价值范畴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49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49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f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