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育学建构的新起点——评《走向现代形态美育学的建构》
本文选题:美育学 + 新时期 ; 参考:《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2期
【摘要】:正由中国学人在20世纪上半叶开创的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近30年的学术萧条和思想真空之后,终于在新时期逐渐复苏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新时期美育理论在初创之期就自觉立足于中国当代本土问题语境。中国美育理论工作者在思想文化百废待兴之际,面对"文革"十年对人性的凌迟和摧残,本着人性启蒙和塑造健康
[Abstract]: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academic depression and ideological vacuum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modern aesthetic education theory of China, which was initiated by the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s gradually recovering and showing a trend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has been consciously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ocal problems in its infancy.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 theorists are fac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fac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ecade of bullying and destruction of human nature, in line with the enlightenment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shaping of health.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岳川;美育本体论[J];人民音乐;1987年03期
2 杜卫;论现代美育学的理论构架[J];文艺研究;1993年05期
3 曾繁仁;走到社会与学科前沿的中国美育[J];文艺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曾繁仁美育观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2 林静;;浅谈美育中视觉审美感知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02期
3 朱军利;祁海文;;曾繁仁的“美学之思”35年[J];东岳论丛;2012年09期
4 罗红;美术教学评价与心理效应[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许琦;;美育为爱的教育架起了一座桥梁[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6 左志坚,徐宏民;从艺术的社会功能来考察艺术教育的若干作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何志钧;单永军;;继往开来的当代审美教育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左志坚;从艺术的社会功能考察艺术教育的若干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王峥;安朝旺;马晓波;殷华;;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刘彦顺;;论美育学学科的三维构成及内在机制[J];美育学刊;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爱顺;;艺术资源与延边地区的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杜卫;;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煦;陆象山心学美学智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韩丽娟;《礼记》中的礼乐教化美育思想与儒家审美人格的建构[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祥;灵商与美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冬菊;语文新课标视野下中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丹君;当代高校美育实施与女大学生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牛江涛;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河北大学;2003年
4 周志勇;蔡元培[D];贵州大学;2006年
5 马春影;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安徽大学;2007年
6 高佳;语文教科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娟;课堂教学的美育价值及实施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和玉;曾繁仁“中和论”美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赵奎;当代美育理论建构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刘永红;礼乐教化与情绪感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文宪;;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7年06期
2 高旭国;;新时期生态文学创作论纲[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赵霞;;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中爱情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4 赵立民;;发展群众文化浅论[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6期
5 赵翠芹;;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教学工作[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6 耿建军;;新时期共产党员如何加强自身修养[J];金山;2011年08期
7 高淼;;关于新时期做好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22期
8 牛苗苗;;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20期
9 ;《文学评论》1990年总目录[J];文学评论;1990年06期
10 梁倩;在低谷中寻觅、奋进!——记剧作家郑怀兴[J];中国戏剧;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端午;;新时期的美育与艺术教育(第五届全国美学大会论文)[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黄天弘;;新时期党的文化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演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戚敏;屈永鹿;;新时期化纤—纺织重组整合的几种模式[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熊幼松;;关于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和持续发展的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5 金维克;;从“法轮功”邪教的泛滥看新时期科普工作的历史重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王海波;;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摘要)[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7 曾念福;;谈新时期农业县图书馆的改革[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马晓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A];第二届(2002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2年
9 郑重;;浅谈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10 解晨;;新时期临床护理教学的策略与实践[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 张晓林;在历史新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N];宁波日报;2008年
2 《求是》杂志社 张晓林;历史新起点上的解放思想[N];湖北日报;2008年
3 凌翔;新起点 新目标 新追求[N];解放军报;2008年
4 《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编审 张晓林;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坚持继续解放思想[N];大连日报;2008年
5 《求是》杂志社 张晓林;历史新起点上的解放思想[N];南方日报;2008年
6 河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朱海风;新时期大学校长角色如何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记者 卢建宁 实习生 杨和奎;不断提高素质做新时期合格农村基层干部[N];广西日报;2005年
8 李世平(作者单位:常宁市一中);新时期师德失范现象及对策[N];衡阳日报;2005年
9 刘亚玲;把好“五关” 锻造新时期合格党员[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10 古浪六中 崔改存;班主任工作方法谈[N];武威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鹏辉;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淑华;新时期中俄林业经贸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朱泾涛;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晓灵;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8 陈宝峰;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谢维强;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雪梅;新时期我国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周彬;论新时期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松波;新时期统一战线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杨晓梅;新时期黄石招商引资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松林;论新时期民办教育政策的变化及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杨爱华;新时期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于欣欣;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徐峰;新时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6年
9 李璐;新时期我国受众调查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魏景刚;新时期我国农业推广工作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1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7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