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在意象——叶朗教授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8-06-06 16:29

  本文选题:意象 + 美学问题 ; 参考:《文艺研究》2010年04期


【摘要】:叶朗教授,1938年生,浙江衢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曾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彩色插图本书名为《美在意象》)、《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胸中之竹》、《欲罢不能》,以及《中国文化读本》(与朱良志教授合著)、《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总主编)、《现代美学体系》(主编)等。本刊特委托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彭锋就有关学术问题采访叶朗教授,并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Abstract]:Professor Ye Lang was born in Quzhou, Zhejiang Province in 1938. He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Peking University in 1960. He has been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supervisor of Ph. D.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5, he was appointed Senior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of Peking University. He was also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Religion, Department of Art, Peking University. He is currently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Peking University, president of the School of Art of Peking University, dean of the Institute of Cultural Industry of Peking University,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director of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and vice chairman of the Beijing Social Science Federation. Chairman of the Art 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main works include Aesthetic principles (Color Illustrated Books titled "Beauty in Images", "outline of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Aesthetics of Chinese novels", "Bamboo in your chest", "unable to stop", and "Chinese Culture Reader" (co-authored with Professor Zhu Liangzhi, < Central) "the Library of Aesthetics in the past dynasties of China." (General Editor-in-Chief, Modern Aesthetics system) (Editor-in-Chief), and so on. Pengfeng,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Peking University, was commissioned to interview Professor Ye Lang on relevant academic issues, and collate this interview for readers.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锋;;全球化视野中的美的本质[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陈晔;;探究美的本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3 王晓华;;身体主体观中的审美过程论[J];学术研究;2011年06期

4 宋伟;;现代性历史境况中的中西方美学问题[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5 刘杰;;体验意韵美——读《西方美学史》有感[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6 朱寿兴;;梁启超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与不足[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童庆炳谈毛泽东美学思想[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必诚;;《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向峰;;略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问题[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潘知常;;生命美学:美学问题的再发现——生命美学札记一则[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确;;论美学的人间性[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徐碧辉;;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从人类学实践论美学到个体生存论美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存明;;《手稿》与中国美学问题[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9 胡健;;城市建设中的美学问题——以淮安市为例[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10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永成;“充实之谓美”的本义阐释和美学问题[N];文艺报;2006年

2 孟姝芳邋刘颜玲;以人为本:探寻美学出路的着眼点[N];文艺报;2008年

3 师雅惠;继承发展前辈学者的美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李希凡;一种新美学发展观的执着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北京大学 彭锋;美学在多样性中重新定向[N];光明日报;2010年

6 ;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N];解放日报;2008年

7 高建平;美学在文化间架起桥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记者何兰芳;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圆满闭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曼;蒋孔阳美学思想新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4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6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8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晨;中国现代美学中“意象”、“意境”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振秋;自由与禁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韩红艳;主体的感性之美[D];西北大学;2007年

5 邱思斯;道家古典美学与现代视觉思维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坤玉;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邱书婉;时间&美学[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马兆杰;味美论要[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9 邱艳艳;论美学中的爱[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87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87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