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意志与艺术——论尼采美学的基本问题
本文选题:权力意志 + 尼采美学 ; 参考:《哲学研究》2002年04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0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贤根;逻辑与逻各斯和思想——海德格尔逻辑思想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2 王岳川;后现代“文学性”消解的当代症候[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谢劲松;哲学不是什么[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彭富春;哲学的主题与方法[J];哲学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D];清华大学;2006年
2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曼;引进与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白露;文学回归之路[D];西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振海 ,刘继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意志论的对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W.谢尔 ,无明;第十六届世界哲学大会开幕词[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3 佛雏;;《人间词话》五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孙世强;;鲁迅笔法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陈渊;章汝荣;;比才和《卡门》的真实故事[J];音乐爱好者;1980年04期
6 A.克来希斯;丹彤;;非暴力应该是人类的生活方式[J];世界哲学;1980年03期
7 翟大炳;对“狂人”形象的一个看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8 戴少瑶;评“战国派”的文艺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9 刘安章;评陈铨剧作的“浪漫精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10 阎承尧;论鲁迅早期关于建设精神文明的主张[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闵抗生;;郭沫若与尼采[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冯海龙;;腐败引发的溃散效应及其危害[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郑万鹏;;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黄应全;;从美学研究看学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董豫赣;;窗——柯布西耶对光的追求[A];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C];2000年
6 李远国;;道法自然观的现代阐释[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邮政企业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思考与探索[A];福建企业文化在创新——福建省企业文化创新研讨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江;;追逐庸常:文学审美的时尚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刘开会;;人道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知识论或真理观——谈詹姆士与福柯[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谢地坤;;道德敬畏与价值判断[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强;对寻找者的寻找[N];北京日报;2000年
2 吴江;第一件事是弄清事实[N];北京日报;2000年
3 徐强 易佑民;尼采哲学对当今创新教育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中德学者研讨尼采与二十世纪中国[N];光明日报;2000年
5 王生平;谈谈庄子、尼采的“人自然化”思想[N];光明日报;2000年
6 安徽大学 徐强 易佑民;尼采哲学 对当今教育的启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侯朝炜;在谦卑中回归自然[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田海平;《哲学的追问——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汪民安;一曲激烈对抗的戏剧[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金惠敏;超人·救亡·立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劲秋;流变中永恒的风景[D];河南大学;2003年
2 金芳实;中韩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程党根;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吴宏政;历史生存论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4年
7 詹欣;杜鲁门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魏凤莲;狄奥尼索斯崇拜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白新欢;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林;主体性的神话与消亡[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波;艺术欣赏中的审美偏差[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英;尼采思想在创造社作家作品中的反映[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史敏;杰克·伦敦和他的《马丁·伊登》[D];暨南大学;2001年
5 侯春菊;艺术拯救人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宋建平;形而上学终结了吗?[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7 龚维政;尼采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8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9 陈慧平;时间之流与权力意志[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周莉;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后现代影响[D];安徽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87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8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