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意蕴
本文选题:老子 + 道 ; 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摘要】:老子之道是指宇宙本体 ,包含广阔无边、永恒无穷的宇宙时空和它化生万物的无穷的生命力两方面的意义。从生命美学来说 ,它具有如下两方面意蕴 :一是道赋予万物生命个性和成就了万物与世界之美 ,可见它是万物与美的本原 ;二是道的法则是“无为而无不为” :它化生、衣养万物并没有目的 ,但又成就了万物和世界之美 ,达到了目的。其中正包含了对美的重要规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理解。老子的上述认识源于我国远古先民对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Abstract]:The Tao of Laozi refers to the meaning of the universe itself, including the boundless and boundless space and time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infinite vitality of all things. From the view of life aesthetics, it has the following two implications: first, the Tao endows all things with the personality of life and achieves the beauty of all things and the world, which shows that it is the origin of all things and beauty; Second, the law of Tao is "doing nothing and doing nothing": it is born, clothes and all things have no purpose, but also achieved the beauty of all things and the world, to achieve the goal. It contain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t laws of beauty-purposeful and regular. Laozi's above understanding stems from the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life movement and social lif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廖建新;;“氏族”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陆勤毅;和县猿人的发现和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10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宁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的文明选择——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2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王晓嵘;;聚焦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周淑真;武建强;;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王凤仙;;北京家庭与性别关系30年变迁[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王宇信;;炎帝神农氏的创造发明与民生[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10 王贵民;;申论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之关系[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长军;老子“无为”思想探微[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晁罡;老子与韩非人性论思想探微[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徐春根;试析老子对民生问题的关切[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秦红增;中国神话与道学的思维渊源论——中国神话与儒道思维渊源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周益锋;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智慧——解析《老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孙相宁;庄子美学浅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岳德常;道、自然与无为新解[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2000年02期
8 杨林;《庄子》中的“畸人”形象刍议[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李刚;魏源论《老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曾宪年;老子的“无为”现代领导学思想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王栋;丁昶;;探寻设计与自然的和谐之道[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谢旭慧;;喜剧小品的语言美[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悦笛;;美与日常生活:一种现象学关联[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燕军;;论政府作风建设的“道”和“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桑振中;;阴阳五行与复杂性科学的思考[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彭茜;;卢梭“消极教育”的真谛及其当下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倩;贾丝玉;;狼图腾——《狼群中的朱莉》中的狼意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张帆;;注重环保的绿色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其文;胡亚军和他的《无为集》[N];中国档案报;2000年
2 施长发;无为有了水产精品基地[N];农民日报;2001年
3 赵京霞;该无为处无为[N];国际商报;2001年
4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董事长 王国正;处理好有为和无为[N];人民日报;2001年
5 江西省财政厅长 雍忠诚;一日无为 三日不安[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诚挚 张志何;把准市场的“脉搏”[N];中国邮政报;2001年
7 张志何;“乡情”折服“打工族”[N];人民邮电;2000年
8 记者 蔡小伟;无为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N];人民日报;2001年
9 通讯员 傅祥军;无为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N];农民日报;2000年
10 施长发;无为培育蟹苗成为产业[N];农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2 盛荣华;党政干部无为问责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严金东;自得: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个案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玲娣;汉魏六朝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丽芬;艺术生成于存在[D];武汉大学;2005年
7 高俊林;现代文人与“魏晋风度”[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闯;绿色政治的诉求与构设: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世界[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10 李延仓;道体的失落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江梅;庄子政治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贾云;儿童教育应当“无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宝安;庄子生死观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4 张丽;老子“无为”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宋荻;道法自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9年
6 谢海长;华兹华斯美学:超越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璐;自然的呼唤[D];安徽大学;2005年
8 党西民;责任与逍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佳;从困境到融合:对薇拉·凯瑟早期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吴玉生;产品设计的情感要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87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8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