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新时期与新的生态审美观

发布时间:2018-06-07 02:42

  本文选题:新时期 + 生态美学 ; 参考:《文艺争鸣》2008年09期


【摘要】:正我国从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开始了我国文艺学与美学的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重要的转型,由此也直接影响到文艺学与美学的变化与转型,出现诸如网络文艺学、消费文化文艺学与生态美学等一系列新的文艺学与美学的理论形态。我这里着重谈一下新时期之"新"与当代生态审美观之"新"的必然联系。
[Abstract]: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1978, China has begun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marked by reform and opening up.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egan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and aesthetics.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great changes and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new period, which have directly affected the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aesthetics, such as network literature and art. Consumer culture literature and art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are a series of new theoretical forms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aesthetics.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inevi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new period and the new ec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B8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强;;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中西自然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宋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辨析[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3 李启军;胡牧;;生态美学视阈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振纲;李娜;;走向荒野:天地之美的现代回归——罗尔斯顿的生态美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曹立倩;黄智宇;;浅析生态美学思想在当代社会城市人生存危机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6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新亮;;论新时期高尔泰的美学追求[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苏达仁;;美学:面向新时代——关于我国当代美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栗永清;;朱立元先生学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端午;;新时期的美育与艺术教育(第五届全国美学大会论文)[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李祥林;;少数民族·文论及美学·中国特色文化[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张德厚;;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的渊源关系谈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3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6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8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9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西安:探讨人与环境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志勇;新时期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及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2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4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玉春;老子思想的生态美学解读及现代价值转换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89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89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