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反思后现代性到发现东方——王岳川教授访谈

发布时间:2018-06-09 04:24

  本文选题: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性 ; 参考:《学术月刊》2006年07期


【摘要】:正王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谓是您学术发展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您似乎对诗化哲学比较留意,实际上诗化哲学在解决人生关怀问题上有过分理想化之嫌,您能谈谈当时在这方面的考虑吗? 80年代中期我写了一本《艺术本体论》,其根本出发点是追问艺术何为?艺术对人有何意义?
[Abstract]:Professor Cheng Wang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first stage of your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the mid-1980s. At this stage, you seem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poetic philosophy. In fact, poetic philosophy is too idealized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ncern for life. Can you talk about the considerations at the time? in the mid-1980s I wrote an art ontology whose fundamental point of departure was to ask what the art was doing? What does art mean to people?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鼎山;;所谓“后现代派”小说[J];读书;1980年12期

2 袁可嘉;关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三个问题[J];外国文学;1983年12期

3 董鼎山;;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小说 “后现代主义”及其他[J];读书;1983年10期

4 张维城;美育和“后现代主义”[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5 詹明信,行远;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J];文艺研究;1986年03期

6 王明贤;不可忽视的后现代主义[J];美术;1986年08期

7 吴晓东;;“现代主义”的反动[J];读书;1986年08期

8 章亚昕;全国当代新诗研讨会述评[J];文史哲;1988年04期

9 Ch.伯格 ,吴芬;艺术的消失:后现代主义争论在美国[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7期

10 ;美术中的“世界主义”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汝祉;;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可能陷入一些认识误区的商榷[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杨乃乔;;从文化冲突到后殖民主义消解[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栾昌大;;世纪末的困惑——跨世纪五大艺术学问题的思考(论纲)[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沈蒲生;张楠;;跨世纪建筑发展展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准;;探讨建筑风格 重视城市美学(稿) 北京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建筑风格和城市美学问题的汇报[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一)[C];2000年

6 栗华;焦明甲;;新时期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其历史命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7 黄浩;;从“第三种批评”到第四种批评——关于“简单批评”的说明[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8 周素卿;;都市地理学的理论光谱与发展趋向:从人文生态学派到后现代主义[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李玉梅;;陈寅恪西北学的后现代主义色彩[A];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单向群;;简析后人道主义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态度[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启能;战后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N];光明日报;2000年

2 朱晖;全球化与后现代[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张翔;迷失于话语与历史之间的“后现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宁逸;跨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学术阐释[N];文艺报;2000年

5 赵稀方;现代性的追寻与反省[N];学习时报;2000年

6 胡亚敏;詹姆逊: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马海良;评陈永国教授《文化的政治阐释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周瓒;女性主义:“真正的我”的经验?[N];中国妇女报;2001年

9 王一川 梁刚;辩证批判与对话[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唐汉;微妙的后现代谋杀[N];科学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陈正伟;后现代法学视角下的ADR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胡长栓;怀疑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明军;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高玉平;道德客观性的证明[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子贵;论“两种文化”矛盾与人文精神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8 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梁中贤;边缘与中心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詹姆逊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述评[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阔;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曹玉玺;试论后现代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中现代媒体的重要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宁晓江;建筑的后现代语境[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黄智宇;后现代主义之后产品设计风格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赵国繁;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锦;统整课程趋势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新影;重评托马斯·卡莱尔的历史思想[D];山东大学;2005年

9 姚云鹤;VI设计延展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付溢;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园林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98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98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