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的深层反思
本文选题:艺术终结论 + 生活美学 ; 参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有着内在的理论连续性,共同建基于一种面对"生活"的精神态度,这种态度以科耶夫化的黑格尔哲学作为理论渊源。对"生活"概念进行深层反思,厘清其哲学内涵,是使艺术终结论获得终结,使生活美学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Abstract]:The theory of the end of art and the aesthetics of life have internal theoretical continuity and are based on a spiritual attitude towards "life", which is based on Koyev's Hegel's philosophy. A deep reflection on the concept of "life" and a clarification of its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end of the theory of the end of art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ife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文新院;
【分类号】:B83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江松;;“生活美学”是这样可能的——评刘悦笛的《生活美学》[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2 宋伟;张晓飞;;理论范式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美学——近年来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述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江渝;;论辩证法、实践与世界历史的理论关联[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周计武;;艺术终结论:一种叙事化的建构[J];思想战线;2009年04期
5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6 陆扬;;何以批判日常生活[J];学术月刊;2008年09期
7 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艺术评论;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2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7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8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9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10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5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8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良;;艺术终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鄂霞;李艳;;何去何从——也谈文学艺术终结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李夫生;消费时代的泛文学化倾向及文学批评向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宋一苇;;审美现代性批判如何可能[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王天保;;走向批判的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中西对话及其启示[J];东方丛刊;2008年03期
6 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刘方喜;;由Aesthetic到Productive:美学范式的后现代转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王元骧;;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我国当代的演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志华;文学的悖论性生存——试析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炎 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副校长,文艺美学中心副主任、教授。 王祖哲 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曹砚黛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博士研究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舒;;琉璃工房——一种生活美学的实践[J];福建艺术;2006年03期
2 林明理;;表现生活美学的艺术——台湾“铁道诗人”锦连的创作[J];阅读与写作;2011年07期
3 陈雪虎;;生活美学:当代意义与本土张力[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4 刘悦笛;;儒道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5 刘悦笛;;艺术终结:生活美学与文学理论[J];文艺争鸣;2008年07期
6 刘玉芳;黄天罡;;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俞光华 传递新的生活美学[J];北京服装纺织(时尚北京);2009年02期
7 吴丽娜;;竹刻艺术与生活美学[J];上海工艺美术;2008年02期
8 王确;;茶馆、劝业会和公园——中国近现代生活美学之一[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9 张海燕,管莉莉;李渔《闲情偶寄》中的生活美学对《红楼梦》的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8期
10 王海亚;孙高波;;基于生活美学的工业设计应用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其敏;;大陆大学教育色彩教学概况研究初探[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活美学:全球美学新路标[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银泰百货向世界一流连锁百货进军[N];浙江日报;2007年
4 赵垒;“艺术授权”让文化遗产走进酒店[N];中国旅游报;2008年
5 陈彬;中国小家电从工业设计走向生活美学[N];科技日报;2009年
6 石愈;明基发布全系列Joyhub台式电脑[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7 新民;潮流设计随和才有美[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8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李瑛 孙东运;塑百年经典 筑生活美学[N];河南日报;2006年
10 黄汉青邋蒋慧贞;几米品牌迈向全球化之启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2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英宇;艺术观念的演进与变异[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杨一博;从艺术否定论到艺术终结论[D];西南大学;2010年
3 朱莉萍;中国美学中“生活性”审美特征向当代“生活美学”的演绎[D];山东大学;2012年
4 亓吉亮;革命语境下的“生活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淑锋;张竞生生活美学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全会;宗白华生活美学思想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7 谭雯丹;论林语堂本真生活美学思想[D];中南大学;2009年
8 佟成坤;艺术的终结与后历史时期的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建民;当代美育的生活转向及其对大学美育创新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4年
10 付雯;艺术终结了吗?[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04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0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