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一种自我同一性体验——中德古典美学专题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审美 + 自我同一性体验 ; 参考:《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摘要】:审美根本上是一种自我同一性体验。中国古典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诸位大师的理论全都有力地证明着这一研究结论。审美根本上是一种关乎人类精神内部世界的自我相关性活动。审美的终极意义相当于宗教,给人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灵魂的归依。审美根本上是一种自我同一性体验。
[Abstract]:Aesthetics is fundamentally a self-identity experience. The theorie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German classical aesthetics all prove this conclusion. Aesthetics is fundamentally a self-related activity related to the inner world of human spirit.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aesthetics is equivalent to religion, giving people a spiritual sustenance and soul. Aesthetics is fundamentally a self-identity experience.
【分类号】:B83-D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琪;;浅谈席勒自由观中自由与形式的关系[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胡友峰;;西方文论关键词 审美共通感[J];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3 金鹏;;自由心态与审美心理机制的形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岳介先;自然与自由观念如何向美学生成的[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李翔德;大美学时代[N];太原日报;2006年
3 刘鑫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城市美学与现代城市构建的美学实践[N];延安日报;2006年
4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6 王柯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跨文化美学片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中;直觉与审美自由[D];复旦大学;2012年
2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梁铖;十八世纪美学中的“自由”观念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琼;让美走在自由之前——席勒人性论美学探析[D];安徽大学;2004年
3 国轶颖;席勒“游戏说”美学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许心宏;酒神美学阐释向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5 白雪;论康德美学中的自由观[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40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4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