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审美新景观

发布时间:2018-06-20 20:29

  本文选题:日常生活审美化 + 休闲 ; 参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大众审美的重要现象,它包括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两个方面,大众休闲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融生活与审美为一体是其最基本精神。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它既可积极发挥审美的人文价值功能,亦可为当代美学带来新局面。
[Abstract]: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daily life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of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the mass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It includes the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and the daily life of aesthetics, and mass leisure is its typical form of expression. It is the most basic spirit to integrate life and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 study of daily life can not on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humanistic value function of aesthetics, but also bring a new situation to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松;;浅酌古诗词曲英译中的酒之闲趣[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张吉琳;;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现[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3 曹宇;;从生活剧热播看日常生活审美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4 王艳芳;牛玉芬;;崂山道教文化与崂山茶文化创新初探[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刘冬梅;;家长里短的艺术光辉——浅谈《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电影文学;2011年14期

6 樊文春;;美从何处寻——对生活美学形而下的反思[J];理论与创作;2011年04期

7 张琴;;房子,或“家”的寓言[J];戏剧文学;2011年06期

8 马文君;;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9 陈博;;美学生活论转向的社会利弊[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10 卢蓉;闫琳;;新时期“话题剧”审美文化价值分析[J];当代电影;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扬;;费瑟斯通论日常生活审美化[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庄立娟;赵志江;高国静;秦安臣;;我国休闲渔业概述[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3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嘉漉;;试析建设上海城市生态空间的作用[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思竹;林郁;杨红钧;;云南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之展望[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红春;;私人领域的内在悖论及其审美化解决——兼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必然性与必要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方吉生;陈建伟;;发展永福长寿休闲养生旅游的思考[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 刘锋;休闲的革命[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张雄;让精神“畅”起来[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章亚昕;休闲的价值[N];学习时报;2000年

4 张淑芳;投资休闲书吧要求不高[N];中国商报;2002年

5 张喜林/文;“假日经济”与“休闲培训”[N];中国企业报;2000年

6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张天曦;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审美新景观[N];山西日报;2004年

7 杨光;文艺学、美学新焦点:日常生活审美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于祖尧;我国进入“休闲”时代了吗[N];北京日报;2002年

9 晓冰 洪金;休闲让经济走得更轻松[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贺雄飞;用思想休闲[N];安徽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艳;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苏状;“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飞龙;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王卓斐;美学回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葛卉;话语权力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论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元蔚;海派文学与消费文化[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郝峧;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晓洁;美学视野下中国当代通俗文学批评的局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建秋;“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的设计艺术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春娟;“日常生活审美化”再审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婷婷;日常生活审美化系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荣;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可能性[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俊杰;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D];河南大学;2011年

6 喻宏伟;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河南大学;2008年

7 吕太锋;“正式—休闲”在家具设计中的符号表现[D];江南大学;2005年

8 李小虎;现代城市主题公园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刘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题辨析与现象反思[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梁毅;现代城市政务中心区的市政广场[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45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45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