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本文选题:西方美学 + 对象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5期
【摘要】:西方美学研究要进一步深入 ,必须在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在研究的对象上 ,要以美学家的美学理论、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三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的运用要做到 :在宏观指导思想和总体方法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在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上 ,运用文艺美学的方法 ;在美学命题的叙述和论证上 ,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调整了以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方面可以纠正以往的偏颇 ,另一方面可以在对西方美学思 Z想的整体把握上有所突破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western aesthetic research, we must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object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In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aestheticists, the social basis of artistic practice and aesthetic theory should be tak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we should make us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macroscopic guiding ideology and overall method, and combine aesthetic theory with art practice.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s used in the narration and argumentation of aesthetic proposition. By adjusting the above research objects and methods, on the one hand, we can correct the bias in the past,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建平;;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J];学术月刊;2007年05期
2 包莉秋;;高师院校美学课程教学摭谈[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3期
3 E.Г.雅科夫列夫 ,赵洁珍;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对象和结构[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7期
4 彭修艮;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科学[J];江汉论坛;1987年09期
5 何明;直指心源 明心见性——严羽美学理论思维的内向性[J];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05期
6 刘冠君;全球化格局下的中国美学发展浅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彦永;;“有”与“无”——庄子美学思想的辩证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唐健禾;;美学升华:英汉修辞美学对比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谦;;艺术学的研究方法[J];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10 张霞云;;我读朱良志先生书[J];艺术探索;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卜灵;;毛泽东同志书法抉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2 孟宪忠;;论毛泽东诗词时空意象体现的美学追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3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宋原;;在艺术实践中强化德育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5 黄水婴;;《论“审美无利害”在中国美学中的变异》概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张斌;;皮肤外科学[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张舫澜;;南社巨子 曲坛泰斗——为纪念吴梅先生诞生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而作[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对美的本质、中国美学史等问题进行座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10 柳和勇;;论创作自觉[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禹舜;写意:在艺术实践中体现民族精神[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赵士英;诗肠画胆入书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3 虢铭;一次可喜的艺术实践[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淘沙;趣谈画家袁汝波之“艺术人生”[N];开封日报;2007年
5 记者 江继兰;中国美院倡导艺术生进社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练玉春;中国音乐学院探索艺术实践新模式[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周静;一次让人兴奋的艺术实践[N];贵州日报;2009年
8 李江涛;中国院为艺术实践搭平台[N];音乐周报;2008年
9 史薇佳;《一级恐惧》:一次大胆的艺术实践[N];文汇报;2000年
10 目民;华夏民乐团:在巡演中成长[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6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7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8 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D];扬州大学;2008年
9 苏状;“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洁;琴声何处不悠扬[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承倩雯;试论上海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管理[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2 庄晓敏;西方先锋派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杨新;音乐文化精神观照下的中西音乐美学基本思想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曹峰春;高尔泰美学思想的策动机制——感性动力[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伟;艺术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茜;美学理论对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龚天雁;郑板桥艺术实践及美学思想特征[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华清;中外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丁洁;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54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5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