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实用主义美学与创意经济

发布时间:2018-06-22 20:28

  本文选题:实用主义美学 + 创意经济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2年03期


【摘要】: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思想打破了艺术、审美和现实生活的壁垒,与新兴的创意经济概念存在多重契合。实用主义美学思想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方认知创意经济的独特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探究创意思维的内涵;最后,它还能以其文明的终极指标,引导创意经济的健康发展。
[Abstract]:Dewey's pragmatic aesthetic thought breaks down the barriers of art, aesthetics and real life, and fits with the new concept of creative economy. Pragmatism aesthetics can open up a unique angle of view for us to recognize creative economy; help us to understand and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finally, it can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economy with its ultimate goal of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义乌工商学院人文旅游分院;
【分类号】:B8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雪梅;;世俗与圆成——杜威审美经验论述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明明;;技术进步与艺术的民主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李萍;;浅议审美泛化——从杜威实用主义美学出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3 贺长元;;开发全民创意: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定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刘红旗;;呼和浩特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几点意见[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5 张晶;;在文学与艺术的融通中拓进文艺美学[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6 张良丛;;大众阅读与解释的操控——试论托尼·本尼特的阅读理论[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7 支运波;;杜威的生态审美思想[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8 何茜;;西方课程研究的美学转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9 邓双林;;音乐审美的体验性特征与主体性发展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邰杰;;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董雪兵;朱慧;;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国庆;;新城市理论视野下的无锡创意人才的集聚与开发[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军;;创意产业视野下设计的行为演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袁晓芳;;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开发及应用——以iPod系列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李明超;;创意城市在英国兴起的基础与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6 王巧贞;;以经验概念为基础的杜威艺术哲学[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鹏;;创意产业的经济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思考[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汝安;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萍;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沈嘉熠;理想范本与职场影像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8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宋秀葵;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生态文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迪;关于创意产业引领时尚生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秀成;创意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及设计[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艳;基于LOFT创意园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赵文婕;“易质”思考—设计思维与表现方式[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5 肖蕾;福建省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齐伟;电影批评理论的反思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敏;论约翰·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钧锴;动漫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郝凤羽;杜威的经验审美观[D];西北大学;2011年

10 侯君;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城市品牌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福恒;顾伯芬;黄显恩;门奎;;荀联[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7年01期

2 潘天群;弗洛伊德与韦伯的文明观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马清华;语义分割细度的文化成因[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高福顺,刘军;中国与希腊文明起源的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张敏;从艺术走向文明——克罗齐文学理论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编读往来[J];文明;2002年10期

7 孔岩;沈从文与劳伦斯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之比较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林秀玉;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之关系——古代中国、埃及及两河流域比较[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黄波;杰克·伦敦的“自然”与“人生”[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徐南强;构建和谐社会 体育大有可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邹广文;;全球化:中国文化的困境与突围[A];“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倩;贾丝玉;;狼图腾——《狼群中的朱莉》中的狼意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夏建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强;樊文德;;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文明和谐矿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小云;;澧阳平原一万年的文明起步 演进城头山六千年茶变迁[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媛媛;开辟艺术向生活回归的前景[N];文艺报;2010年

2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3 欧阳金雨;雪地靴的创意经济学[N];湖南日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 彭锋;美学在多样性中重新定向[N];光明日报;2010年

5 美 理查德·舒斯特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科林 翻译;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N];光明日报;2011年

6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 李萌;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学理探讨[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熊经纬 记者 谢松;描绘“一核一特”新蓝图[N];南昌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艳萍;失去文化认同的文明[D];吉林大学;2008年

2 董晓波;裕固族文化谱系解读及其现代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曾穷石;土司政治的世界图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D];四川大学;2006年

5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陈鹏程;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7 彭水香;《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与美国分析美学[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德超;论舒斯特曼的通俗艺术观[D];辽宁大学;2011年

2 王雯;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10年

3 何亭;卢梭“自然”与“文明”对立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曹西萍;对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的思考[D];兰州大学;2008年

5 张双吉;劳伦斯及其《儿子与情人》[D];四川大学;2005年

6 冉福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继承及其超越[D];兰州大学;2007年

7 周凌枫;大地上的异乡者之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蒋旭;论“改造再利用”在旧工业建筑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7年

9 闫美龙;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义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和几个设想[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4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54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0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