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谐和与审美创造——论“养气”说的生命美学意蕴
本文选题:文气 + 养气 ; 参考:《东岳论丛》2005年02期
【摘要】:“养气”说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作家修养的重要学说 ,它以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中的气化谐和论为指导 ,强调生命谐和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养气”说的这种生命美学意蕴 ,首先表现在孟子和庄子的美学思想中 ,后代的文论家则从作家养气的生命意义和审美价值、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法等层面作了大量的阐发。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养气”说的生命美学意蕴 ,能够为当代作家修养、文艺生态批评和生命美学建设等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养料。
[Abstract]:The theory of "nourishing qi" is an important theory on the cultivation of writers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t is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gasification and harmony i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emphasizes the organic unity of harmony of life and aesthetic creation. The meaning of life aesthetics of "nourishing qi" is first manifested in Mencius and Zhuangzi's aesthetic thought, and the literary theorists of future generations expound a great deal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ife meaning and aesthetic value of the writer's nourishing qi,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concrete method, and so on.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grasping the meaning of life aesthetics of "nourishing qi" can provide cultural nourishment for contemporary writers, literary and artistic ecological criticism and life aesthetics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晓华;;身体-主体的缺席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共同欠缺[J];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2 姚全兴;;梁启超与柏格森生命美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3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4 李翔德;;刘邵《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6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2 曹利华;和谐社会的美学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李松;实践美学研究的成就[N];光明日报;2007年
4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N];光明日报;200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庚香;正义的形象[D];吉林大学;2006年
5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晓燕;吕o偵姥枷胙芯縖D];西北大学;2011年
2 耿成雄;试论中国古代生命美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秦凤;柏格森生命美学与“五四”美学思潮[D];安徽大学;2011年
4 屈小娥;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张志祥;论西美尔的生命美学[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6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7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中元;《淮南子》生命美学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07年
9 杜晓沫;当代中国审美发生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莉萍;生命美学与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倡导与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6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5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