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怪诞的美学研究与兴起

发布时间:2018-06-23 06:50

  本文选题:美学研究 + 审美形态学 ; 参考:《哲学动态》2006年11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陶富源;“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杨福生;50年代前期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概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2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晓敏;马克思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2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6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红专;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的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2 谭容培;;原创的美学——评颜翔林的《后形而上学美学》[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约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4 石艺X;;科学为基 与时俱进——我眼中的美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5 李志艳;;实践性侧重: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6 郭勇健;;美·审美·艺术——与王祖哲先生对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格式[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8 章辉;;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上);2011年08期

9 刘毅青;;思想史的意义与经验感受的张力——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两维拓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振复;;一个“布衣学者”的学术自述[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全国高校美学研究会选出新的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及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6 黄应全;;从美学研究看学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各单位交流研究和教学情况[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10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2 董学文;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转向[N];文艺报;2011年

3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4 肖世敏;关于《审美疲劳》与美学研究问题[N];文艺报;2004年

5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6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7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8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9 齐峰;建构时代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黎明;感性智慧:维柯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贾玮;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2 刘超;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斌;马尔库塞美学的生存论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李黎;《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唐圣;论美学与哲学的边界[D];新疆大学;2007年

6 李华强;走向美的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8 高波;论美学研究的现象学视角[D];山东大学;2005年

9 索浩峰;美学艺术主义批判[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宁海林;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6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56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