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逾越的视域——詹姆逊美学阐释学中的历史及其作用
[Abstract]:Jameson's aesthetic hermeneutic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history, historical concept, expression, function and production mod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tory. Together, it constitut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historical"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theory,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aesthetic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宁;文化诗学的限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游建荣;走向日常生活的美学意识形态——解读社会演进中的消费文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段吉方;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范式转换与观念变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陈全黎;;大众文化的快感与政治[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5 吴娜;编织、唤醒女性意识——评《苍海茫茫》[J];福建外语;2001年02期
6 黄华军;雷蒙德·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理论立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宋剑华;张冀;;革命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论莫言《红高粱家族》的文学史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李飞;试论大众传媒的异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9 王彦霞;论杰姆逊的比较文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聂伟;从“戏台”到“站台”——读取中国第五代、第六代电影叙事差异的视点之一[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谢梅;新闻与消费[D];四川大学;2007年
3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欧翔英;西方当代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孙国亮;小说日常话语的叙述表征[D];上海大学;2007年
6 董天策;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丽;诺思洛普·弗莱:文学理论视域中的文化批评[D];湘潭大学;2007年
2 钟贞;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状况的理性思考[D];四川大学;2007年
3 刘川熙;近年来革命历史影视的新突破[D];四川大学;2007年
4 吴昊;桑塔格作品中反对阐释理论的实践[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蓝颖;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学重构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刘阳敏;论莫言小说的乡土特征[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洪清云;陆游咏物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晴;身体拜物教的症候[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Q,
本文编号:2127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2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