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是一种权力交锋的实践——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发布时间:2018-07-16 22:30
【摘要】:审美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接受了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之后提出的最重要的美学概念。伊格尔顿认为,进入后现代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这是因为,审美此时不但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而且其内部也不断发生着权力交锋的实践。在伊格尔顿看来,审美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媒介是"身体"。审美在争夺领导权的过程中对身体的欲望等产生影响,成为一种打着意识形态烙印的身体冲动,它们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建构它们的意识形态,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由此,伊格尔顿把身体、审美与领导权的争夺成功地联系起来,把审美活动纳入社会历史中,使审美幻象找到发生现实作用的基础,开辟了通过美学解析主流意识形态控制、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新领域。伊格尔顿的深邃与创见就在于此,这就实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发展。
[Abstract]:Aesthetic ideolog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esthetic concept put forward by Eagleton after accepting Gramsci's leadership theory. Eagleton believ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s and ideology becomes more complicated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This is because aesthetics has not only become an ideology, but also the practice of power confrontation. In Eagleton's view, the material basis and medium of aesthetic ideology is "body". Aesthetics exerts influence on the desire of body in the process of striving for leadership and becomes a kind of body impulse imprinted with ideolog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y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ideology and make it be renewed and developed. As a result, Eagleton successfully linked the struggle for body, aesthetics and leadership, brought aesthetic activities into the social history, made aesthetic illusions find the basis for their realistic role, and opened up the control of mainstream ideology through aesthetic analysis. A new field of criticism of capitalism. This is Eagleton's depth and originality, which realizes his great development of Marxist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尚明;;简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丁增锋;史翠婷;;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岳介先,伏爱华;萨特的想象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彭启福;朱风军;;市民社会理论的嬗变——从马克思到葛兰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山小琪;李娟;;文化领导权和思想政治教育[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杨彦;;论身体在当代语境下的显性表达[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陈武;周帆;;叔本华美学思想再认识[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2 李淑梅;;意识形态与人的社会认同[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4 杨颖;;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一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李永新;;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身体问题[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杨沐;;时空的新内涵界定[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韩玉霞;;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当代启示[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再林;燕连福;;从经验到体验:现代西方哲学的彻底经验主义转向[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夏婉云;;鸾生与变身——论唐捐诗生发的时空[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

本文编号:2127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27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