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市民意识与德意志民族戏剧——评莱辛的戏剧美学理论

发布时间:2018-07-21 15:05
【摘要】:莱辛在他的美学著作《拉奥孔》中 ,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各门艺术的本质。这里 ,他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以及他们的活动摆至首位。莱辛的理论是人本主义艺术理想与现实主义表现的汇合。在《汉堡剧评》中 ,莱辛通过市民意识的表现 ,希冀唤醒独立的民族意识 ,建立一种完全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 ,富有时代特色的市民戏剧理论和一般文学的现实主义理论
[Abstract]:Lessing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real life and the essence of each art in his aesthetic book La O'Kong. Here, he put the real life of people and their activities in the first place. Lessing's theory is the confluence of humanistic artistic ideal and realism. In the "Review of Hamburg", Lessing hopes to awaken an independent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civic consciousness and to establish a completely different form of neoclassicism. The Theory of Citizen Drama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Theory of realism in General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兰州铁道学院
【分类号】:B830.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莹,王为群;开拓思想自由的原野——论莱辛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影响[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王春华;;母语争霸战[J];杉乡文学;2005年14期

3 孙宏新;;莱辛《拉奥孔》及诗画异质论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程圃芳;;莱辛及其现实主义文艺观——从《拉奥孔》的“诗画异质说”谈起[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马龙云;;婚姻不能承受爱之轻——《金色笔记》中莱辛的婚姻伦理观解读[J];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6 卢善庆;;莱辛的美丑观——读《拉奥孔》札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7 王肯;;摘自《汉堡剧评》的卡片[J];戏剧文学;1991年09期

8 毛萍;莱辛诗画理论刍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9 王晓亮;;诗画之辩——莱辛《拉奥孔》的启示[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徐丹;;论《拉奥孔》的人本主义与辩证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素美;;论宋江儒道与市民意识兼融的忠义观[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2 鄢然;;从《金色笔记》看莱辛的女性政治意识与叙事策略[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周均美;;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风尚及市民观念的变化[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4 张景芬;;“星罗棋布”式区域城市化探索——以烟台市为例,,兼议青岛[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5 余萍;;从《水浒传》中的淫妇形象看施耐庵小说创作思想的矛盾性[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冯留建;;从政府治理方式的演变看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曾军;;观看都市的方式[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斌;;农民市民化与电大教育空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9 吴琳;;扩大城市人文边缘效应 丰富宜居城市内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陈蓦;;艺术消费:超越纯娱乐的审美再创造——莱辛剧评的现实意义[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季国平;呼唤中国的莱辛[N];人民日报;2009年

2 徐鲁;春天里坐火车去看莱辛[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记者 周锦香;农民萌生现代市民意识[N];雅安日报;2005年

4 姚小;楼道长的“市民意识”[N];无锡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增强市民意识 提升城市品位[N];永州日报;2005年

6 王帆;双台子区首届文明市民评选结果揭晓[N];盘锦日报;2008年

7 鲁凤霞邋付琳;南明区政协召开约谈会[N];贵州政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宏;知不易行更难[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9 张泽荣;九江人需要战胜自我[N];九江日报;2007年

10 特约通讯员 鲁明;石阡发“特殊”短信促市民意识提高[N];铜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峰;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陈文彬;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甜;从莱辛的晚期作品看其对柏拉图对话传统的回归[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晓君;多丽丝莱辛的追寻[D];河北大学;2010年

3 肖燕;多丽斯·莱辛幻想系列小说的独特未来意识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陆玲;论莱辛小说中的疯狂[D];南京大学;2012年

5 郑训山;莱辛小说创作思想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诠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牛霖霖;论莱辛的启蒙主义戏剧美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张颂;论莱辛《裂缝》中的和谐主题[D];三峡大学;2010年

8 郭英豪;莱辛式的启蒙[D];西南大学;2012年

9 路璐;理想的共存 现实的分裂[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洁;莱辛的复调[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135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35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