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Abstract]:Only by putting the phenomenon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whole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 , it can explain the reasons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existence i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aesthetic and economic , aesthetic and religious , aesthetic and moral , aesthetic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nd thus clarifies the root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culture .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立元;应当正视的负面效应──略论市场经济下的审美文化建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吴新颖,吴岱霞;审美文化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求索;2004年05期
3 张振华;试论当代审美文化的大众传播特征[J];学术月刊;1997年04期
4 宋新军;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文化和审美文化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陈志昂;论审美文化的若干范畴[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5期
6 刘雁琳;九十年代成人审美文化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1997年02期
7 郑海英;唐宋审美文化意识的嬗变──从“逸”的范畴谈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常新,赵伯飞;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消费化倾向的反思及其构建[J];经济师;2002年02期
9 陈海英;;大众文化:审美体验的演习场[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10 姚文放;;作为历史性概念的审美文化[J];求是学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喜富;;You Go Your Way, I'll Go Mine一文对话部分的语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于志葵;;道德对低碳经济的未来学意义[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建;黄家华;;流动人口子女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与思考[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6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王哲;;规则建设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兼谈“潜规则”与反规则[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国祥;李晓玉;高冬东;;河南省处级党政干部领导品德结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陈勇虎;;浅谈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德育教育[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林育;;浅谈关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克敬;媒体人的道德保健[N];西安日报;2001年
2 刘正山;经济学谈不谈道德[N];国际金融报;2002年
3 何海波;认真对待道德[N];法制日报;2002年
4 ;虚拟世界的道德[N];计算机世界;2000年
5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小锡 本报记者 李扬;重视“道德应对”[N];新华日报;2002年
6 刘坚承;道德不能代替市场法则[N];中国信息报;2000年
7 邓黎;南非政府与跨国公司打“道德官司”[N];检察日报;2001年
8 朱小试 陈敏;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商务道德[N];中国贸易报;2000年
9 王永兵;现代教育“道德”缺失的启示[N];中国审计报;2001年
10 李世向;经济、法律、道德、三力并举提高市民整体素质[N];西安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4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丁峰山;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9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咏莉;贫困、道德与焦虑[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靳雅茜;浅析后现代景观中的电视审美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晶晶;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电视剧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卢宁;赛博空间里的审美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莉;论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35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3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