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崇高美”的质的规定性

发布时间:2018-07-24 10:00
【摘要】:论“崇高美”的质的规定性张宏梁从强调量的规定性到强调质的规定性崇高(或“崇高美”、“崇高之美”),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和其他范畴、概念一样,总处在运动、发展之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西方美学史上最初出现“崇高”这个美学概念,,是从自然景物出发...
[Abstract]:On the qualitative stipulation of "noble beauty" Zhang Hongliang is one of the basic categories of aesthetics, from emphasizing the prescriptive quality of quantity to emphasizing the prescriptive sublimation of quality (or "noble beauty", "noble beauty"). It, like other categories, concepts, is always in motion, developing, and transform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 concept of "sublimity" first appeared, starting from natural scenery.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政;;民俗活动的崇高美[J];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02期

2 蒋家国;崇高美的艺术典范——吉利亚特形象浅论[J];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3 蔡子谔;崇高美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核心形态[J];文艺研究;1991年03期

4 姚雄有;;试论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崇高美[J];歌海;2008年01期

5 白敦仁;略论屈原赋的崇高美[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姚君喜;崇高美的当代阐释[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陈国平;;试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崇高美[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8 夏冠洲;论周涛诗的崇高美[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9 姚承宪;;崇高与优美[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10 刘汉民;;试论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而作[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帆;;试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崇高美[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邓牛顿;;郭沫若创作的崇高美[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3 张天来;;试论李白诗歌的崇高美[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4 周文萍;;简论商业大片的“崇高”特征——兼及新世纪十年中国商业大片的得失[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宗光成;;毛泽东诗词的美学基本形态——崇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朱志荣;;论康德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的美学思想的关系[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董小玉;;论毛泽东诗词崇高美的风格特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王资鑫;;《水浒》武打描写的艺术美[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9 黎林;;从《哈姆雷特》和《窦娥冤》看中西悲剧精神之差异及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命运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朱志荣;;论康德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美学思想的关系[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仁波;唱出军旅崇高美[N];安徽日报;2005年

2 赵葆华;优雅婉约写崇高[N];人民日报;2011年

3 赵振祥;漫谈崇高美[N];文艺报;2005年

4 安徽省铜陵学院 陈虹;审美教育应高扬崇高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颜敏;智性写作与崇高美[N];文学报;2011年

6 方长安;作品的崇高感哪里去了[N];光明日报;2002年

7 杨剑龙;执著于青春小说创作中的崇高美[N];文学报;2005年

8 翁良平;《红领章》:因“纯真”“朴素”而崇高[N];文艺报;2007年

9 梁炎;“塑造”崇高[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方伟;解放区抗战文化的精神特质[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青;现实中的超越—论崇高[D];吉林大学;2009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新华;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陈发明;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人形[D];苏州大学;2010年

5 鄂霞;中国近代美学关键词的生成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宫寒冬;人的心灵世界的文化形式:宗教、艺术与哲学[D];吉林大学;2007年

8 妥建清;颓废与中国现代性的近代起源(1573-1644)[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振龙;统计哲学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燕;从崇高到荒诞[D];安徽大学;2012年

2 羊冯;论教师美的两种取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永朝;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D];河北大学;2006年

4 戴丽莉;诗经《嵩高》篇美学思想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葛刚岩;论《史记》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琦;乡歌美意识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罗家庆;崇高的幻像—论主旋律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D];暨南大学;2012年

8 熊伟;欣赏灾难时的生命反思[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银凡;论埃德加·爱伦·坡诗歌的美学品质[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齐英伟;从心理美学探究尤金·奥尼尔《悲悼》的乱伦母题[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1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41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6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