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妥协:消费时代的美学态度
[Abstract]:The issue of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has become a fashionable discourse in aesthetic studie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so-called contemporary aesthetic turn is, first of all, an attitude choice of aesthetics under the dual pressure of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popular culture triumphant in the consumption era, aesthetic generaliz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two-way interaction and deep communication between aesthetics and life, but also brought about new problems. The aesthetics of the consumption age, while compromises the perceptual joy liberation in the daily life, should stick to the criticism and the super-extrication of the meaning dimension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B8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傅守祥;;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苏金刚;;反腐小说:揭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典范文本[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刘悦笛;“生活的”实践与“实践的”生活——从现象学解读马克思美学的经典文本[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3 苏金刚;充溢人文情怀的反腐文本——《人间正道》、《中国制造》、《至高利益》读后[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杨新刚;经济理性主义与90年代新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明军;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5 金重建;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创作自觉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6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D];复旦大学;2007年
8 董天策;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张斌;现代性视域里的中国家族电视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培玉;站在地狱的屋顶上凝望花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夏艳;烛照生命之河[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左峻岭;丝网版画语言探索[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杨玉清;浅谈张爱玲的文艺思想[D];西北大学;2006年
5 许玉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叙事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明;挣扎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弋岚;席勒美学理想与日常生活审美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萍;大众文化与90年代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谢安民;中国启蒙的现代性追求[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富宝;反思、批判与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守祥;;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之维刍议[J];哲学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藻;;美学,在传媒时代的华丽转身[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2 谭保斌;;论我国传统美学中的“内美”观[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韩书堂;;全球化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美学”——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高建平[J];学海;2011年04期
4 陆蓉之;;入境:中国美学[J];艺术·生活;2006年06期
5 王妍;;传统美学与消费时代的疏离及转型[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6 董雪静;;厚德:中国传统美学人格修养的重要范畴[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邓娜;刘晗;徐飞;;畅论中国美学与文化精神——“李泽厚思想学术研讨会”报道[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8 李科林;;美的虚实之辨——读张法《美学导论》[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9 李天道;;中国美学审美缘在构成论与道家“自然无心”说[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李天道;;中国美学“韵味”范畴之生成原点及特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曾宪;;摆脱“大菜”情结,建设社科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3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刘悦笛 整理 秦韵佳;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5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6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9 齐光远;梁宗岱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3 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邹启峰;尼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D];安徽大学;2004年
5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8 韩红艳;主体的感性之美[D];西北大学;2007年
9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志浩;“通”范畴与中国古代审美主体论[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43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4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