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新兴学科:民族审美心理学

发布时间:2018-08-02 18:56
【摘要】:1.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民族审美心理学以民族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活动方式及其外化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总结民族审美心理的特殊规律和比较各民族不同的审美经验,以达到完善民族审美素质、丰富人类艺术实践的日的。2.尽管民族的审美心理现象属于人的内部世界,但它可以通过各民族早期的图腾崇拜、神话传说、以及以后的艺术实践等各种各样的审美心理载体和行为的分析中见出;而大量的民族学和审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出现,也为这种新的研究方式提供了条件。3.由于“类型”概念在民族学、心理学和美学的研究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它可以被提升为民族审美心理学的核心范畴。这一范畴的具体运用是区分此一民族与彼一民族审美心理差异
[Abstract]:1. As a new frontier subject,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i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the mode of activities and its externalization. By summing up the special law of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we can improve the national aesthetic quality and enrich the art practice of human beings. Although the phenomenon of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belongs to the inner world of human beings, it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early totem worship, mythology and legends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carriers and behaviors in the later art practice.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ethnology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research results, but also for this new research methods to provide the conditions. Because the concept of "typ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ethnology,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s, it can be promoted to the core category of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is category is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of aesthetic psychology between this nation and another natio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尔曼·黑塞 ,王维达;艺术家与精神分析[J];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02期

2 邹平;;作家的形象建构——形象思维新论之四[J];上海文学;1986年03期

3 梁一孺;民族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S2期

4 柴文袖;;荣格——淡路向性测定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5 张孝评;;论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及其审美关系[J];学习与探索;1987年05期

6 於贤德;;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J];学术研究;1987年01期

7 梁一孺;民族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谈明晰性与模糊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8年01期

8 刘建平;交往活动中心理类型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9 梁一孺;开放性与封闭性——民族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J];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02期

10 黄彩文;;新人的颂歌 历史的足音——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小说妇女形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苗丹民;刘旭峰;姜明;Rosina C. Chia;;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效度分析[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魏喜兰;;浅谈心理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杜林致;Thomas Li-Ping Tang;;金钱心理与不道德工作行为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在益;如何利用拘传打开案件突破口[N];检察日报;2001年

2 江燕美;消炎镇痛药营销攻略[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家杰;大学生网恋需引导[N];光明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张贺;文艺事业繁荣兴旺的根本保证[N];人民日报;2002年

5 张斌峰;20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的“理想类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成为一所多元智能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陈太胜;中国现代诗学的整合与建构[N];人民日报;2003年

8 王德胜;探究中国人的审美心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职业咨询师的职业生涯[N];中国妇女报;2004年

10 吕乐平;感官享乐与悲郁叙事[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寸晓刚;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的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胡书庆;灵魂的翱翔与折断的文学之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青;论金庸武侠小说文化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阳;从认知心理角度看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涛;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D];重庆大学;2003年

4 高美云;追寻黑白[D];山西大学;2004年

5 卢峰;高中生职业指导社会支持系统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艳芳;语言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聂庆娟;论麦尔维尔的悲剧倾向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慧;中国学生母语迁移中词汇共性与学习策略的认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晶蕊;标记性和心理类型在语言迁移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乐;基于销售岗位的员工个性差异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本文编号:2160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60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