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爱因斯坦的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8-08-03 15:43
【摘要】:爱因斯坦是20世纪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伟大科学家和杰出哲学家,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美学家。爱因斯坦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基础之上的。爱因斯坦认为宗教、艺术和科学是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艺术和科学的共同目标是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爱因斯坦所理解的美,在本质上是主体对于客体进行思维的理智构造的产物。爱因斯坦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的本体论、美的认识论和美的方法论三个部分。以爱因斯坦的美学思想为参照系,可以看出我国美学界各个派别的是非得失。
[Abstract]:Einstein was a great scientist and philosopher with high artistic literacy in the 20 th century, and also a profound esthetician. Einstein's aesthetic thought is based on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unique experience of the nature and laws of nature, society and life. Einstein believed that religion, art and science were all branches of the same tree, and that the common goal of art and science was to draw a simplified and comprehensible picture of the world. Einstein's understanding of beauty is essentially the product of the 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subject's thinking about the object. The basic contents of Einstein's aesthetic thought include the ontology of beauty, the epistemology of beauty and the methodology of beauty. Taking Einstein's aesthetic thought as a reference, we can see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various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Gome and Beauty.
【作者单位】: 合肥市行政学院;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孙显元;;关于“追光悖论”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袁正校;略论现代逻辑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周宗元;关于动量概念的建立与动量的表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商卫星;;心智研究:跨学科的攻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汪沛;;论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和谐服务”理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王丽云;;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胡化凯;;爱因斯坦直觉认识方法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9 周德海;;论价值和价值观念的基本类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蒋毓舒;;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以皖西部分农村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新;;论(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研究的问题意识[A];《黄帝内经》高峰论坛暨全国第十一届内经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1年

2 夏登武;;编辑不容忽视的三种基本意识[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王巧慧;黄斌;;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现实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兰芬;王永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纯成;;科学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形式、诱因、控制和防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于一鸣;;大科学时代的科学与宗教[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于祺明;;在“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中应当坚定发扬科学精神[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4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龚少情;独一执政党发展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站军;“伦理大战略”理论建构及其实践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羽;态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5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海燕;现代生物技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D];苏州大学;2010年

7 孙荣;课堂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吴小艳;高职数学微积分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葛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敏;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J];读书;1979年03期

2 陈恒六;爱因斯坦的社会责任感——关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04期

3 倪时石;爱因斯坦给我的启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黎明;爱因斯坦情书比相对论手稿昂贵[J];华人时刊;1997年05期

5 车莹;龚晓庄;;走自己路做自己梦的——爱因斯坦[J];家教博览;2000年05期

6 杨章;大科学家爱因斯坦[J];课堂内外(小学版);2002年Z1期

7 李醒民;爱因斯坦:自由人为“自由上帝”效劳[J];科技导报;2003年03期

8 ;爱因斯坦名言[J];陕西教育;2003年12期

9 Giovanni Siniscalchi;龚建和;;走近爱因斯坦[J];科学世界;2004年03期

10 扈丁;关于爱因斯坦哲学思想研究概况之管见[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匡玲;;创新 联系 提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2 李建明;朱亚宗;;爱因斯坦与皮亚杰认识论思想之比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王天鹏;;爱因斯坦给人们的启示[A];百家谈养生[C];2009年

4 许少知;;敢于向“主流”学说挑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7:“冷聚变”争论[C];2008年

5 王炎森;;近代物理学重大发现的背后——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A];全国第18次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秀萍;朱海燕;刘仲华;;论明清茶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7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吕锦华;;物理科学理论的发展[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锡山;;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美学思想[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许良英;;周老和《爱因斯坦文集》及其他[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裴广江;周光召:我们如何学习爱因斯坦[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董毅然 冯静 于彤;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三副面孔[N];北京科技报;2006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峥;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杨建邺;爱因斯坦为何遭到诺贝尔奖的冷遇?[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孔庆玲;私人信件披露 爱因斯坦性情真相[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田布仁;爱因斯坦在中国的命运沉浮[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刘兵;一部对中国人影响超常的科学家著作[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范岱年;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旗手实录[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周继厚;理论改变世界 徽章留铸伟人[N];中国商报;2005年

10 特约记者 邵传贤;爱因斯坦因何成为天才[N];北京科技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秀英;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D];西北大学;2013年

2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京莲;阿根廷国际投资仲裁危机的法理与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冠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的自囚禁与宏观量子遂穿[D];兰州大学;2007年

6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s,

本文编号:2162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62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