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滋味”说的发生历程看时代的审美意识
[Abstract]:The "taste" culture of Zhou people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which embodie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of the time: first, the pursuit of the beauty of neutralization by Zhou people; Thir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dvocating the "compromise".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但抒性灵 不废格套──袁中道诗文理论综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吴晓枫;;现代与历史相遇的诗性审美空间——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的永恒魅力[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贺天忠;“意象”说: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诗学理论[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蔡华,申喜萍;倪瓒的道教美学思想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5 黄南珊;明清时期对艺术情感性能维度的美学阐解[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王洁群;试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感”[J];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01期
7 顾平;谢赫“六法”的歧解及真义[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黄凤祝;试论《棋王》[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2期
9 洪树华;言志"说的演进与变异——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情志"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郑苏淮;滕王阁的三个审美特征[J];南昌高专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根;;产品本土化设计在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2 贾京生;;解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观[A];当代亚洲色彩应用: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杨红旗;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论[D];四川大学;2007年
5 欧宗启;印度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张金梅;“《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7年
8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古典诗歌艺术研究四题[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爱梅;《鹤林玉露》的诗学思想及其产生背景[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钟耀;中国古代诗论“韵”范畴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张莉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汪保群;东方语境与中国油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帆;唐宋梦词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7 胡小兵;从接受理论谈《浮生六记》中意象的传递和翻译[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尹利根;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郑洁;中国古典诗词中模糊美英译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刘文齐;绘画意象与中国意象油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务堂;马培斌;;A Pain in the Neck[J];山东外语教学;1981年04期
2 高守纲;;文言文疑难词句例解(六)[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3 马尼克·本托巴底亚耶 ,石真;海水的滋味[J];名作欣赏;1983年06期
4 罗继长;海水与泪水——读《海水的滋味》[J];名作欣赏;1983年06期
5 董墨;;刘海的闭门羹[J];上海文学;1983年05期
6 陆晓光;;关于文学作品“滋味”的品尝——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标准[J];学术月刊;1984年03期
7 林志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J];广西水利水电;1986年04期
8 沙塔;;苏醒[J];上海文学;1987年04期
9 王小刚;;从接受美学理论看钟嵘的“滋味”说[J];河池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10 陈蝶沁;;苔的意趣与茶的滋味[J];读书;198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左芳;灵魂被尘封的滋味[N];文艺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魏轶群;侵权成被告 滋味不好受[N];中华新闻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向龙;调酒师的滋味[N];中国质量报;2001年
4 周宪;读来别有一番滋味[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傅继红;中国初尝世界IT研发中心滋味[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巫唐;别是一般滋味[N];学习时报;2001年
7 刘利敏;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N];中国妇女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孙克 通讯员 陈志荣;“鸡肋”里啃出肉滋味[N];中国石化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凝;双选会:毕业生初尝就业滋味[N];科技日报;2002年
10 崔砺金;农民感受“炒股”滋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素;酶处理对绿茶提取液品质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1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7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