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大美”思想论析
[Abstract]:In the wild world of Zhuang Zi, Great Beauty is its most important aesthetic thought. Zhuangzi is very fond of using the word "big", so it is practical to use the word "big" as the lead to explore his aesthetic thought. In the process of logic deduction from "big" to "great beauty", the importance of "great beauty" thought and the necessity of its analysis are revealed.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great beauty" is to take masculine grandeur and natur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great beauty". Taking masculine grandeur as the direct appearance and nature as the pursuit of ideal, and finally returning to the "great beauty" of holy and noble mor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分类号】:B8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红兵;;“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卢坡;;钱钟书“桐城亦有诗派”续说[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周啸天;以新闻为诗:杜诗的一大开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谷曙光;论黄庭坚对韩愈诗歌的接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余恕诚;;韩愈诗歌对赋体成分的吸收——兼论跨文体鉴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鲍鹏山;;李白与《逍遥游》[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刘颖;;文字、才学、议论——关于苏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若干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邵伟;;方东树论学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9 赵丽;;浅论谢灵运山水诗中的隐逸情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李晓黎;;欧阳修咏物诗的艺术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华;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永亮;《庄子》在两汉之传播与接受[J];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2 陈红映;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J];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于民雄;自然与自由──庄子“相忘于江湖”解[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4 叶京;读《庄子》拾穗——知无知 言与意[J];华夏文化;2001年03期
5 吴瑞霞;论庄子的思维与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谢明仁,韦玲娜;略论庄子思想的社会基础[J];艺术探索;2001年05期
7 金德三;庄子思想的当代意义二题[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包兆会;论庄子之游[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包兆会;二十世纪《庄子》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10 王运生;庄子思想的发扬者——嵇康[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水德;;庄子思想三重间架论[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2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侯桂运;;庄子的尧舜观[A];2009中国(诸城)大舜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于民雄;;自然与自由——庄子“相忘于江湖”解[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刘云章;;阐释庄子:生命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季岸先;;刍议《庄子》海洋意象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7 李建盛;;从政治哲学到诗意美学——“老庄”比较视域中的庄子美学思想[A];东方丛刊(1997年第3辑 总第二十一辑)[C];1997年
8 张艳艳;;德性与情欲的悖立与悖合——庄子人学的审美指向及意义[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9 李建盛;;庄子的美学思想与先秦历史文化语境[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10 袁振保;;庄子思维方式与文学艺术[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长虹;刘冬颖正解《庄子》[N];中国邮政报;2007年
2 刘士林;庄子生存思想的现代阐释[N];光明日报;2007年
3 寓真;独具只眼,透悟庄子[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赵云峰;庄子文化——可以在国际上推广的文化品牌[N];商丘日报;2009年
5 志丹高级中学 封金河;庄子一人类精神的守护者[N];延安日报;2011年
6 ;弘扬庄子文化国际高层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6年
7 吴淑玲;极端化:《庄子》谲诡怪异风格之成因[N];光明日报;2007年
8 董延喜;民权的庄子 商丘的庄子 世界的庄子[N];商丘日报;2006年
9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陈鼓应;《庄子》注译与我的体会[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丁媛;《庄子》丑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辽宁大学;2009年
4 史国良;《庄子》内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万勇华;庄子的理想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贾学鸿;《庄子》结构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焱;庄子审美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民;论庄子的悲情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龚平安;庄子“无为”思想的教育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苗;庄子的“反知”与“真知”[D];西南大学;2011年
4 雷江梅;庄子政治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靳瑞霞;试论庄子“道”之思想体系[D];郑州大学;2004年
6 庄鹏;浅论庄子之梦[D];云南大学;2011年
7 陈启庆;《庄子》修辞策略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林;《庄子》方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罗媛;庄子社会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王艳;庄子之“乐”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7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7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