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在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表象背后——《和谐与崇高的历史转换》评介

发布时间:2018-08-12 08:04
【摘要】:正 邹华所著《和谐与崇高的历史转换》(敦煌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一书以其深刻的理性思辨、严整的逻辑推演和开阔的宏观视野提供了一种观照20世纪中国美学进程的崭新角度。 20世纪中国美学史如何写?按照通常的说法,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不失为一条基本原则、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对此作者提出是否可以作进一步的考虑?即研究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史,不再遵循那种侧重历史方面的
[Abstract]: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Harmony and sublimity by Zheng Zou Hua (published in July 1992 by Dunhuang Literary Publishing House) with profound rational thinking, Strict logic deduction and broad macroscopic view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o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20 ~ (th) century. How to writ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is, as is often said, a basic principle, a basic method, but is it possible for the author to consider it further? That i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no longer follows the kind of emphasis on historical aspects.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望衡;老子审美理想的历史价值[J];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2 杨春时;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3 张浩,杨勇;中国艺术范畴融通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周纪文;;中国美学发展转型的当代性视域[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薛富兴;;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概观[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徐良;和谐与崇高:中西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钟品;新的美学思路和视野——评《中国当代美学》[J];文艺争鸣;1991年03期

8 樊美筠;当代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美学——九五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一瞥[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9 陈勇;释“遇”──中国美学概念分析之一[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孙书敏;;儒、道思想与书法艺术[J];前沿;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2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赵宗英;;审美创造与审美理想的多重复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9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万武;审美理想与当代作家的文化准备[N];文艺报;2008年

2 肖云儒;审美价值的新变和审美理想的升华[N];中国艺术报;2001年

3 古耜;在历史漩流中高扬理想之美[N];文艺报;2007年

4 记者 李韵 通讯员 刘爱民;文艺要真诚体现时代审美理想[N];光明日报;2004年

5 史锦秀;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发展的困境[N];文艺报;2003年

6 记者 林征;审视当代艺术审美理想[N];吉林日报;2003年

7 李万武;升华还是坠落 当代作家该有怎样的文化准备[N];辽宁日报;2008年

8 赖大仁;当今文学究竟缺什么[N];文艺报;2009年

9 记者 舒晋瑜;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开始征集参评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赵山林;中国小说审美理想的深入阐释[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5 孔新苗;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鄂霞;中国近代美学关键词的生成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永森;论豪放[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10 余华;冯契的理想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周正兵;审美理想论纲[D];安徽大学;2001年

3 安凌中;浅析宋代青瓷色彩文化[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4 鲁君;高校审美理想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程远;王蒙审美理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春艳;论辛弃疾词为两宋第一及辛词作为审美理想对于词体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周娅;寻根之思:审美理想烛照下的审丑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华宝;道家虚静观与《二十四诗品》[D];扬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8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78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a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